阅读历史 |

大明徐后传 第129节(2 / 4)

加入书签

莫当,闻道墓松已百年。”

栾小姐一叹,“石碑上有墓,我父亲叫什么?”

“鸾凤。”

栾小姐定定的看着她,“到了,十年之期到了。”

脑子里电闪雷鸣,黑暗中一切都无处遁行,徐妙仪猛地睁开眼睛,天已大亮,眼前墙壁上悬挂的图轴正是她从西湖小岛碑林里拓印的诗句:高台邮亭始见金,微雨烟书月华新。攀龙附凤势莫当,闻道墓松已百年。

紊乱中断的各种线索连在一起,徐妙仪发现,这首平庸的诗句是藏头诗,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金,第二个倒数第二个字是华,接下来两两个字是凤,墓。

金华凤墓,栾知府叫做鸾凤,高台邮亭指的是高邮,而高邮正是鸾凤的家乡,他们夫妻葬在金华城。这首诗分明是说东西就藏在鸾凤墓葬里头!

那时候我只顾着开馆验尸了,那会想到继续往下挖啊!

作者有话要说:  要多读点书啊,喵喵。

汗颜,舟对诗歌一窍不通,这首诗是舟用了一个软件,输入了金华凤墓四个字,选择缩进藏头诗格式,系统自动生成的……舟只是改了几个字,看起来意思稍微连贯一些。

☆、 水落石出

腊月初五,是徐妙仪母亲的忌日。徐妙仪从初一就沐浴斋戒,住进了报恩寺,为亡母抄经祈福。

其实住在报恩寺的“徐妙仪”只是一个面容相似的替身,真正的徐妙仪已经偷偷出城,日夜兼程的赶往金华鸾凤夫妻合葬的墓地。

故地重游,和上一次浩浩荡荡带着一群京城贵人们不同,这一次行动机密,为了不打草惊蛇,徐妙仪轻装上阵,身边只跟着乔装游商的朱棣和心腹太监马三保等人。

金华,入夜,朱棣指挥着手下开启墓门的封石,这座夫妻合葬墓的左后方是一座小小的坟包,正是栾小姐的埋骨之地。

徐妙仪给栾小姐上了三炷香,栾小姐终身未嫁,连块坟地都没有,徐妙仪不忍见她被扔进乱葬岗,便捐给寒山寺香火钱,要那些和尚念经超度,并将棺椁从苏州运到金华,和她的父母葬在一起。

上完香,徐妙仪一边烧着纸钱,一边说道:“……你们栾家即将迎来新人了,宋秀儿写信来说,腊月二十八是她和栾八郎的婚期。你和父母都放心吧,他们在很远的西南,那里很安全,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几乎没有冬天,他们改名换姓了,八郎继续读书,秀儿开着布庄,神仙眷侣一样,不知愁滋味。”

“你们将人间各种苦头吃尽了,轮到他们,也该苦尽甘来了。”

墓道封石开启,散了散里头的霉气,众人举着火把来到鸾凤夫妻的合葬墓室里,墙壁上的彩绘已经斑驳脱落,依稀可以看见描绘的是栾知府生前守护金华城的功绩,以及夫人王氏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勇救丈夫,死在暴徒剑下,彩绘上持剑者凶神恶煞,彩漆褪色脱落后,面目显得更加狰狞。

这就是墓道壁画画匠笔下的谢再兴,也是金华城百姓心中的谢再兴,一个残忍暴戾的背叛者,杀了同甘共苦、誓死守城的栾知府,连手无寸铁的妇人栾夫人都不放过,犹如恶魔转世。

朱棣命人撬开铺在地下的墓砖,继续往下挖。

徐妙仪轻轻抚摸着壁画上斑驳的人形,这就是她的外祖父,出生入死一辈子,死后还要被他用生命守护过的百姓唾骂……

铁锹挖到了一个洞穴,马三保大喜,“殿下,下面果然还有一层!”

这是一处藏身的密室,密室里堆着大大小小的金丝楠木箱子,据说这种名贵的木材用来做棺材,可以保尸身千年不腐,和黄金同价,打开箱子,里头乱七八糟塞满了各种文书、印玺、还有账册等物,有些纸张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好像是匆忙从火海里抢出来似的。

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砚台的墨迹早已干涸,一方玉石镇纸压在一卷长长的手书上面,徐妙仪首先看了落款,和朱棣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是沈万山!”

事关重大,下第二层墓室的只有朱棣,徐妙仪和马三保三人,马三保一听说是沈万山,双眼立刻放金光,“若真是他,那么这里应该有张士诚的宝藏啊,听说沈万山是张士诚的钱袋子,张士诚死后,那些好东西都落在了沈万山手里。”

朱棣和徐妙仪的心思都不在宝藏上,一心只看沈万三在手书里说了些什么,而马三保兴奋的将所有金丝楠木箱子全都打开了,翻箱倒柜的寻找,金银没见着半分,却找出了一沓航海图来。

沈万三以贩盐起家,凭海商而巨富,和张士诚的发迹一模一样,只是张士诚不满足商人的身份,开始建功立业,成为一方霸主,自封为吴王,不便再打理生意。一切都交代给了沈万山。

马三保翻到一张图,一双眼睛顿时比火把还亮,“殿下,原来张士诚的宝藏不在大明,都被沈万山运到琉球岛了!难怪不管民间还是朝廷挖地三尺都无人寻到,要是把这个交给皇上,殿下定立下大功,再也不会挨皇上冷眼了!”

朱棣终于肯从手卷上抬起头来,“这是徐大小姐找到的,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