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节(2 / 2)

加入书签

路悠悠虚心求教:“叔叔您说。”

“你看,这头一件,小惩大戒,这个容易,叔叔找他头头,告诫两句,他绝不敢再找你们去。可这样你大姨夫的病还是没法治,你大姨换个法子,还是得去闹外公、外婆,万一你大姨夫再死了,你大姨再过的不好,难受的,还是外公、外婆,你说,叔叔说的,在理不?”

“在理的。”

路悠悠其实也是才意识到,这不是个解决问题的根本法子。

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能想到的,也只是,让她们母子离心,到时候,外公、外婆要实在愿意,照顾大姨一把,她也勉强能同意,可她那儿子,是绝不行。

“那咱们说第二件。悠悠,你还小,不懂,父母在孩子眼里,和孩子在父母眼里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叔叔打听过,你这表哥这些年,折腾了家里不少钱,你大姨可一句都没抱怨过,还到处说,她儿子有本事,赚大钱。现在,虽说你大姨夫病了,可他那病,明显就是活不了了。你表哥是脑子灵活的混不吝,动动脑子,劝两句,你大姨可未必还肯继续给她男人续命!”

这些道理,对上辈子婚都没结过的路悠悠来说,的确挺难想到。

好在生活经验丰富。

顾老大一说,她就听进去了。

想了想,问:“前两件都难办,眼下,就是只能办第三件,先让外公、外婆搬走,是不?”

“这就对啦!”

顾老大又呵呵笑。

“这事儿上最难过的,其实就是外公、外婆,她回来闹一次,老人们就难受一次。老话说的好,眼不见心不烦,先把二老移出去,见不着了,说不定,他们还能想清楚。就是想不清楚,父母想补偿一个送出去的孩子,作为晚辈,悠悠,你可不能管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路悠悠不甘心。

顾老大看的出来,也想得到!

她要是知道该怎么干,就不会叫自己来。

对付能讲理的,路悠悠有办法。

对付能动手的,她也有拳脚功夫。

可这种混不吝,还得他这个老混蛋出手!

:爸爸的快乐

顾老大躺在沙发上,看着未来儿媳妇被他说服,佩服又依靠的看着自个儿,满心都是软乎乎的温暖。

小丫头片子就是好啊,又软又可爱,大眼睛看上你一眼,你就觉得,当爹当的忒有劲儿,因为得给她撑出来片天空,让她快快乐乐、漂漂亮亮的长大。

不像臭小子!

又臭又硬,就是冬天茅坑里没人要的冷屎蛋子!

越看,越讨人嫌!

也不知道路爱民那货怎么想的,还一心一意要儿子?

等他有了儿子,就知道给儿子当爹有多苦了!

他盯着悠悠胡思乱想的走神儿。

她倒是认认真真的想了想顾老大的话。

的确,她和魏淑芬都有这毛病,总觉得外公、外婆年纪大,又软弱可欺,想替他们做主。

可仔细想想,二老一个是从战场上负伤活下来的老兵,一个是带着孩子,熬过饥荒混乱的英雄母亲,要说他们软弱可欺,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最多是年龄大了,宽容、平和。

其次,他们有他们的处境。

魏珍在她和魏淑芬眼里,根本不算亲人。

可在外公、外婆眼里,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血脉相连,哪儿是那么容易放手的?

所以,路老大说的对,她替外公、外婆做多少主,都没用,得他们自个儿能想明白。

一则,魏珍那一家子,是个欲壑难填的无底洞,搭上全家人的一辈子,都填不满。

二则,魏珍的心,跟这个家不在一起,她真回来,对现在好不容易好起来的魏家,没半点好处,只有坏处!

“可是,怎么让外公、外婆想明白?”

她直接就问了。

顾老大故意沉吟似的笑了笑:“不知道了吧?”

“顾叔叔,想要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