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节(2 / 3)

加入书签

林卿柏见她这样,声音不禁放轻,认真道:“等我们下次再出来,就换个马夫。”

虞姝挽被他这么正经的语气逗笑了,嘴角扬起弧度,“他可能也不是故意的。”

林卿柏:“表妹不生气了?”

虞姝挽:“原本就没有生气,我只是不好意思罢了,刚才撞那么狠,表哥一定很痛吧。”

林卿柏:“不痛,一点都不痛。”

又聊了几句,虞姝挽逐渐放轻松,脸也不怎么红了。

马车很快就到了林家做生意的作坊,那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挂满了各种丝绸。

林家主要做两种生意,一是丝绸,二是茶叶。

这二种都很赚银子,其中丝绸为主,茶叶为次,这个院子里只有丝绸。

林家只造丝绸,不管做衣之事,上京许多家裁缝铺子和小的丝绸铺子都跟林家做买卖。

林老爷整日早出晚归,就是亲眼监督一批又一批的丝绸,防止有人偷工减料,拿劣质的丝线代替好的丝线。

曾经,虞姝挽家中也是做这些生意的,她幼时还问虞老爷为何做这些生意,据说是因为在跟林家来往的书信上,听林夫人在信里提了一嘴。

虞老爷跟柳昙就有了这种想法,林家主要在北边,江南离得太远,他们做一样的生意并不会影响对方。

虞姝挽回过神,脸色早已恢复正常,跟在林卿柏身后听他讲述林家的生意。

林家每年都会定量做出一批上好的丝绸,实打实的用料,有一部分是直接送进宫里,表面瞧着算是个皇商,在一众富商中风光无限,实则并接触不到有实权的人。

好的料子那么多,林府送进宫里的只占了一小部分,真正的贵人并用不到。

林老爷为人谨慎,除了客套小心以外,从来不跟有实权的人有来往,就算是宫里一个小小的太监过来,他都没想过拉拢人家。

虞姝挽家在江南,离皇宫那么远,往皇宫送布匹丝绸这种事情自然轮不到她家,顶多是跟县老爷有点接触,她还记得爹爹曾单独跟一位县老爷一起饮过酒。

家中出事的时候,府里派出去的人并没有见到县老爷,只能说明得罪的人比县老爷要有权。

虞姝挽至今不知道她爹究竟得罪了什么样的大人物,又是如何得罪的,明明那日她也在场,爹爹只是和她一样往某方向看了一眼。

触景生情

只是看了一眼那个所谓的‘贵人’。

她家做丝绸生意,一眼就能瞧出那位‘贵人’身上的料子有多好,绝不是普通人能穿得起的,整个江南都挑不出几家能穿得起的那种料子的人。

可就因为这么一眼,没过几日就有人闯进虞府,把虞府上上下下的东西全砸了,连祠堂都未曾放过,那么多老祖宗的牌位摔成了两半。

柳昙想过去阻拦,却被几个人按在地上跪着。

虞姝挽同样如此,眼睛通红的看着点那些人把祠堂砸了个稀巴烂。

府里的下人哀声哭泣,鼻涕与眼泪混在一起,有的吓得尿了裤子,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尿骚味。

柳昙作为主子,只问那些人为何这样。

其中一人笑得猖狂:“你们虞家得罪了人,上面的要你们付出点代价。”

柳昙问得罪了谁。

他们没说,问虞喆人呢,虞喆是虞老爷的名字,没人敢说话,但都知道是虞老爷得罪了人,才引来这样的祸端。

有人怕得双腿打颤,哆哆嗦嗦的说出老爷在作坊。

那些人就去了作坊,很快就把作坊的布全毁了,得知虞家还有其他的生意,便一起毁掉了。

那日,整个芸城的人都知道虞家得罪了大人物,要完了。

可若问起是得罪的谁,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出来。

虞家因为生意尽毁,欠了一大笔银子,原本是有人来讨要的,自从虞喆上吊自尽后,那些人就散了。

虞喆生前是好人,特别好的人,常年行善积德,施救吃不起饭的人家。

可好人没好报,原先多么风光的虞家,却落得这么个下场。

虞姝挽对作坊太熟悉了,她幼时常去家中作坊找虞喆,有时一待就是一整日,作坊里的许多人都是家中吃不起饭,虞喆专门找这种人教她们手艺,给她们开月银,希望她们能解决一家的温饱。

作坊散了,那些人没了吃饭的银子,有些去找了其他活,有些迫不得已去了其他作坊,只为得到一份温饱。

还有些人临走前去了趟虞家,彼时的虞家已经破烂不堪,高墙都被人拿东西砸破了,她们没见到虞姝挽和柳昙。

虞喆走后,那些人依旧阴魂不散,整日去找虞家的麻烦,不让虞家顺一丁点。

有次去找麻烦,不知是谁说了句‘这家丫头长得真漂亮,若是卖了也能卖好些银子’。

虞姝挽听了那些话,遍体生寒,那日她跑去找邻家的哥哥寻求庇护,可对方不见她。

自幼一起长大的哥哥,有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