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8章(1 / 2)

加入书签

“皇爷,军机处传来捷报。”

曹化淳面露兴奋,持密奏跑来,跪倒在崇祯皇帝跟前,情绪激动道:“东江平虏前指与朝鲜王室签订国书,朝鲜王室愿意以抵押的形式,将现存港口皆移交大明执掌,以置换一批火铳火炮。”

“拿给朕。”

崇祯皇帝猛然坐起,眼眸中掠过一道精芒。

这些时日的盘查,终于等来一个好消息。

控制住朝鲜沿海的港口,这对于大明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由此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

“好,好啊,朕果真没看错金铉他们。”

看着密奏里的内容,崇祯皇帝不加吝啬的赞许道:“朝鲜区域的战局焦灼,让朝鲜王室已经做出让步,能拿下现存港口,就是一个开始。

等着战争的持续推进,朝鲜半岛的所有出海口,朕都要拿下。

去,传黄道周他们觐见,朕要着派内务府有司官员,赶赴天津,随同天津有司筛选的一批人才,尽快接管这批港口。”

“奴婢遵旨。”

曹化淳当即应道。

“王伴伴,谴派人手赴津。”

在曹化淳起身之际,崇祯皇帝伸手对王承恩道:“着陈延生颁布上谕,愿赴朝鲜进行贸易者,享受海关优惠。

将那些享受优惠的类目,都逐一的标明出来。

让陈延生派人,去秦皇岛、辽东、登莱等地,交替颁发这些政策,朕要一步步蚕食掉整个朝鲜。”

“奴婢遵旨。”

王承恩作揖应道。

离去的曹化淳,隐约间听到崇祯皇帝所讲,不知为何,心底却生出恐惧,自家皇爷做出的很多决断,是他所琢磨不透的。

现在他这个东厂提督,就像是一个跑腿打杂的。

似曹化淳的这种想法,崇祯皇帝根本就不在意,他当下在意的,是朝鲜这个地方,开始沦为大明的资源地、倾销地。

随着朝鲜区域的战争加剧,这种情况会愈发的明显,这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等到朝鲜的价值被榨取一空,就是大明控制该地,推动移藩之肇始!

成果(3)

针对各层面、各领域的大范围盘查清账,在西苑如火如荼的推行着,这让内务府上下忙成一锅粥。

作为崇祯皇帝聚集的人才梯队,能授内务府职官者,无不是佼佼者般的存在,哪怕其中有超过半数,是没有会试中举的读书人,甚至一些连乡试都没有中举。

可那又能怎样呢?

崇祯皇帝需要的是一批批人才,各领域的人才,而非只会读死书的文官,能进内务府中枢有司的,无不是在基层经受过锤炼和磨砺的。

内务府,更像是一块跳板。

能够在这等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扛起肩上重担,完成份内之事,那才能逐步的向上进行晋升。

“陛下,内阁那边呈递奏疏,恳请陛下能回乾清宫理政。”

华夏拱手作揖,向崇祯皇帝禀明道:“陛下离开乾清宫,摆驾西苑,朝堂上出现很多声音,甚至有不少……”

“行啦,到合适的时候,朕会回乾清宫的。”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朕叫你们汇总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等事,眼下进行的怎样了?

现在山陕两地,有序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有序推动摊丁入亩。

上述两项新政对大明意义重大,能否有效的推行起来,关系到今后的税政改革,相应的章程都汇总的怎样了?”

华夏作揖道:“启禀陛下,还差一些核心数据,最迟五日,就能将涉及这部分的新政汇总,悉数整理出来。”

“那就不要耽搁时间。”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浓茶,看向华夏,“即刻离开西苑,回乾清宫那边继续当值,涉及到军机要务,第一时间呈递到御前来。”

“臣遵旨。”

华夏忙作揖应道。

这些时日一直待在西苑,着命内务府有司清查账目,盘查各项新政的进度,崇祯皇帝对当前的态势,也算有了基本了解。

问题很多。

矛盾很多。

可却充满生机!

毕竟维新变法的初期阶段,是在原有的烂摊子之上,重起一座座梁柱,继而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大明。

这样的一个过程,出现问题,出现矛盾,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就看怎样去进行有效的引导。

“皇爷,该进晚膳了。”王承恩低首走进殿,面露关切道:“您这两日都没有好好用膳,就算……”

“端进来吧。”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西苑这边的内务府职官,所进晚膳都准备好了吧?”

“都准备好了。”

王承恩忙道:“只不过那些职官,一个个都忙着……”

“传朕口谕,叫他们即可进膳。”

崇祯皇帝皱眉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