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章(1 / 2)

加入书签

但是再想想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有关广川王刘去生前的盗墓经历:

“晋灵公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

“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深。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踪横相枕借。皆不朽。唯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

如此看来,貌似又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种制作殉葬人俑的神奇工艺其实早就已经存在,只是不知什么时候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失传了而已。

毕竟自汉朝之后,用人来殉葬的习俗便逐渐被人们摒弃,甚至东汉基本上就已经杜绝,这种工艺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失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若是如此,这些女子死时不知要承受怎样的痛苦……”

听了吴良的解释,白菁菁略微安心了一些,便又微微蹙眉不自觉的开始同情起这些“妙龄女子”来。

不过话只说了一半,她应该是又察觉到自己的身份不应该发表如此言论,随即又有些不忿的对吴良说道:“……你既懂得这么多常人所不知的医理,又自诩医术胜过华佗与张仲景,为何不能像那两位神医一般悬壶济世,偏要行这上见不得光的偷盗之事,岂不是辱没了上天赋予你的才能?”

“方技便很高级么?”

吴良反问道。

这时候的“医术”便属于“方技”,并且被视为“贱业”,其实也并没有多少社会地位,历史记载中,哪怕是华佗到了晚年,也时常后悔这辈子从事医术。

“哼……”

白菁菁这个原住民自然也知道这些,一时被问的语塞,轻哼一声不再说话,也是跟了过去好奇的打量那些“妙龄女子”。

不过与吴良和典韦不同的是,她并非仅仅只是用“批判性”的眼光观看这些人俑,有时还会盯着人俑的某些部位看上半天,然后再看看自己,时而露出羡慕的神色,时而又露出骄傲的神色,教人无法理喻。

如此看了一小会,白菁菁忽然又忍不住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些女子为何都张着嘴,是因为死时太过痛苦了吧?”

“是因为墓主人要她们张着嘴死去。”

吴良头也不回的说道,“如果我所猜不错的话,那些站立的女子应该叫做‘白玉杯’,而那些跪坐的女子则应该叫做‘香唾壶’。”

“什么叫做白玉杯?什么又叫做香唾壶?”

白菁菁更加不解。

“那不在墙上画着呢么?”

吴良早已不再关注这些人俑,一边四下观察殿室内的其他设置,一边指了指这些人俑东西两层的墙壁说道。

白菁菁连忙望去。

却见两侧墙壁上果然留有一副色彩鲜艳的壁画。

西侧壁画中所画乃是一个宴会场景,与会宾客纷纷安坐于席内。

场内正有十几名不着一丝的妙龄少女,她们或拿酒器往自己口中灌酒,或立于宾客身前弯腰将口中美酒送入宾客口中,任由宾客上下其手……

中邪

看完这幅壁画,白菁菁俏脸已微微泛红,却又忍不住扭头看向东侧壁画。

在这幅壁画之中,呈现的是一个人起床舆洗的场景。

几名女子端着舆洗器具立于床前伺候,又有多名不着一丝的妙龄女子伏于床前,伸着脖子张着小嘴,而一名男子则正将口中秽物吐入这些妙龄女子口中……

“呕!”

看到这一幕,白菁菁胃部猛地剧烈抽动了一下,险些将肚子里面的酸水呕出来。

这些“妙龄少女”的用途,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白菁菁的承受范围,这大概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惊世骇俗的事情了。

听到动静,吴良回头看了她一眼,也并未说什么话,转脸继续查看自己的新发现。

那是一个修筑于这些“妙龄女子”侧面的一个类似于吧台的多层石台,台子上摆放了……吴良粗略估计了一下,至少有近百枚以上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印玺。

吴良翻过几枚查看,这些印玺确实属于不同的主人。

其中便有一个刻了“魏王子且渠印”的铜制印玺,这正是可查的历史文献中广川王刘去盗过的墓主人之一。

看来这些就是广川王刘去留下来用来对人炫耀的“战利品”了。

果然如吴良之前所想,这些心理与举止不同于常人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收集癖,就像许多变态杀手喜欢收集死者的遗物或收集死者身体的一部分一般。

说话之间,吴良便从怀中掏出一张已经被他装的卷了边、并且已经沾染了一些污迹的纸,这纸便是他上回从王庆那里昧来的左伯纸,一直放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除此之外还有一根用铜匕首削过的碳条,这就是他的简易铅笔了。

他要将这些印玺的墓主人身份全部记录下来。

如此不仅可以让自己清楚的知道如今哪些人的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