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1 / 2)

加入书签

并且。

“丘穆公”乃是姜太公的第三个儿子,这点不论是吴良所知的历史,还是《齐史》的记载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他无疑已经是姜太公最亲近的直系亲属了。

再加上他的后人在齐哀公、齐胡公与齐献公三任齐王更迭中的所作所为,不由得便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协助齐献公反叛杀死齐胡公夺得王位之后,他们却举族迁往楚国的离奇操作,总给人一种根本不是一句“自知身负弑君不臣之罪”就能够解释得了的感觉。

若是真能找到“丘穆公”的墓,或许便有可能彻底揭开这段历史的真相。

或许在齐哀公墓中找到的木甲人、太公印、还有那两颗疑似“妖丹”的珠子,也与“丘穆公”有些关联,尤其是那方太公印,或许丘穆公这个儿子便知道它到底因何而造,又到底有什么功用……

于是。

“老先生,你说在《齐史》中发现了丘穆公的墓,在什么地方?”

吴良又忙不迭问道。

“这上面说,丘穆公的后人离开齐国,迁移楚国时,将丘穆公的陵墓也一同迁去了楚国,就在楚国当时的国都丹阳。”

于吉正色说道,“这地方我倒是知道,如今正位于丹江下游的南阳境内。”

卧龙凤雏

说起楚国古都丹阳的位置,吴良其实比于吉更加清楚。

如今此地确实位于南阳郡境内,确切的位置应该是在丹水与浙水的交汇处,寻找起来非常容易。

不过吴良更感兴趣的是丘穆公墓的具体位置,若是《齐史》中有确切的记载,寻找起来肯定要轻松许多。

另外。

南阳郡如今虽然不是曹老板的地盘,但其实也还是要相对安全一些。

只因原本袁术盘踞于此,去年被曹老板于匡亭大败之后,已经放弃南阳逃去了淮南一带。

而南边的刘表也以荆州为界据守,暂时并没有对南阳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吴良此前特意给曹老板上过眼药的张济,也就是于宛城一役中杀了典韦、曹昂、曹禀和绝影的张绣的叔叔。

不过问题应该也不大。

张济如今屯兵于南阳郡北边的弘农郡,只有等到距今两年后董卓旧部内讧,张济为了掠夺粮草南下与刘表会战,不慎中流矢而死之后,他的侄子张绣接管了部队,才会屯于南阳郡城外的宛城。

所以目前阶段,南阳郡正处于没有实际控制者的权力真空期,吴良现在前往探索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提到南阳二字。

吴良便像大多数后世人一样,立刻想到了传说中的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记载,现在诸葛亮应该已经随叔父诸葛玄迁移到了南阳郡隆中一带。

不过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如今才公元194年,就算天朝古代按都以虚岁计算年龄,他现在应该也就刚刚14岁左右,尚且是个小屁孩。

而且这个阶段诸葛亮还是个十分狂妄的叛逆期小屁孩,读过一些书便成天以管仲、乐毅自比,这样的小屁孩放在后世就是人们眼中不知天高地厚的熊孩子,在当地自然也不怎么讨喜,周边士族大多对他不屑一顾。

所以……

吴良倒还真挺想去见见这个熊孩子阶段的诸葛村夫。

想来应该也不会太难找,毕竟现在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还没有去世,诸葛亮还没有开始隐居,并且还是个颇为有名的狂妄小子。

“老先生,有没有更具体一些的记载?”

吴良追问道。

“公子请看。”

于吉继续摊开那卷竹简,指着后面的一些文字说道,“这上面说,丘穆公的后人将其陵墓迁移至丹阳之后,特意选了一处风水宝地重新修建祖坟,这处风水宝地借了两处砂势,其中一砂‘尖秀方圆当面起,子孙将相玉衡腰’,此乃堪舆之术中朝砂的选取口诀,另外一砂则‘笔架眠弓并席帽,凤凰池上锦衣回’,此乃堪舆之术中案砂的选取口诀。”

“通过这两句口诀,此处风水宝地中朝砂与案砂的风貌已在老夫心中,况且此等风水之地颇具特色,只要到了南阳,老夫便有十足的把握找到这丘穆公陵墓的位置,连陵墓入口都算的分毫不差!”

话至此处,于吉那张老脸上已是露出了极为自信的神采,颇为自得的捋起了胡须。

“好!很好!”

吴良顿时面露喜色,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再休整几天便动身前往南阳一游,到时候我定要好好领教一下老先生的本事。”

“雕虫小技罢了,哈哈哈。”

于吉笑的就像一只乔巴,满脸都是“就算你这样夸我,我也不会很高兴”的欠揍模样。

……

如今已经入了春,正是开垦播种的重要时节。

雍丘县的屯田工作在瓬人军与朱鲁的相互配合之下,再加上百里香的“天车”与“曲辕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