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9章(1 / 2)

加入书签

朱厚照和徐光祚也是学着刘晋的样子,轻轻一吹,听到了清脆的声音。

“这银元含银量有多少?”

徐光祚眼睛一亮,光听这个声音就知道含银量不低。

“银八九、铜一一,重量刚好是一两。”

刘晋回道,意思是银占89,铜占11,这个比例也是参考后世袁大头来铸造的。

“含银怎么多?”

“我们岂不是要亏本?”

朱厚照一听,想了想说道。

这个时代铸银子,即便是官银,纯度一般也就是70-90之间,其中涉及到火耗这个东西,下面各省的官员和军队将领贪腐腐败,所以一般含量量大概也就八成左右,少数一些甚至于仅仅只有七成。

刘晋铸造的这个银元含银量达到89,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非常、非常少,只有极少数官铸的官银可以达到这个程度。

至于民间私人铸造的一些元宝之类的,含银量就更低了,所以大家在做生意收银子的时候,也是比较麻烦,需要坚定银子的成色、重量等等,然后换算单位又不是十进制,没有一定算数能力的人是很难算清楚这些数目的。

“我们开的毕竟是大明第一银行,这铸造出来的银元自然要像样子,不然大家是不会接受我们的银元,可能在这方面会亏损一些,但只要大家能够慢慢接受它,长远来说,我们肯定是要大赚、特赚的。”

刘晋想了想点点头说道,金属货币就是这一点麻烦,比如这个银元,它重一两银子,本来完完整整的,可是有些人就会用刀从下面削一些下来,只要削的银元够多,它就可以积少成多,抠出一些银子出来,至于被削过的银元又不会影响使用。

后世世界各国铸造的银币、金币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只有等到纸币成为法定货币之后,金属货币退出历史舞台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刘晋为什么要弄出银票的缘故,因为银票不怕你割,也不怕你切,反正都是纸,损毁太严重也没有关系,但是银币和金币就不一样了,被削掉了一点就少了一点,价值就变了。

现在也不过是铸造出一种简单、方便使用的银币出来,为的也还是方便银行业务的发展,没有统一的银币,每收一笔银子就要来区分成色、称重的话,那实在是太麻烦了。

“有了这银票和银元,对于银行的我倒是不担心了,现在担心的就是我们的业务到底能不能开展起来。”

“这真的会有人将银子存到我们银行里面来?”

“大家会愿意接受我们的银票和银元吗?”

徐光祚仔细的看了看银票,再看看这银元,想了想也是担忧的说道,说实话,如果是自己有银子的话,肯定不会将它交给别人,毕竟那样根本就不保险,这银子还是自己的口袋里面更安全。

“是啊,我也在想,老刘你准备怎么开始开展我们的业务,让大家能够迅速接受我们的存在。”

朱厚照想了想也是点点头,尽管刘晋在银票和银元上面花了很多的心思和功夫,但是想要让别人将银子存到你的银行里面来,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于贷款,这个倒是不急,有的是人需要银子,只要放出风去,肯定有大把、大把的人过来贷款。

“嘿嘿,山人自有妙计,你们就等着看吧,我保管让大家很快就接受我们的银票和银元。”

刘晋很是神秘、自信的说道。

看不到银子总是不踏实

天津,天津造船厂的厂长办公室,五个木材商人和天津造船厂的厂长董云聊的很是开心,天津造船厂每一个月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且都是需要最上等的木材,所以也带动了天津这边木材行业的发展。

天津造船厂的木材供应可是一个大买卖,每一个月,天津造船厂单单是用来采购各类木材的资金就多达二十万两白银。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同样也是一块非常巨大的蛋糕,现场的五个木材商人,每一个都从中分到一块不小的蛋糕。

黄志文是天津最大的木材商人,也是天津造船厂最大的木材供应商,每一个月从黄志文这里卖到天津造船厂的木材货款就有七八万两白银。

黄志文的木材种类齐全,品质高,价格公道,当然和天津造船厂这边做生意,大家一向也都是非常的放心,每一个月初八,天津造船厂这边就会统一向自己所有的供应商支付上一个月的货款。

这个规矩从天津造船厂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来都没有出过任何的差错,也从来没有延迟过,这一点不仅仅是天津造船厂,刘晋麾下的所有产业都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也都放心,刘晋刘公子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和刘公子做生意,大家赚银子赚的省心多了,不需要用太过歪心思,只需要按照刘晋这边定下的规矩去做事就可以了,保管不会有人卡你货款之类的。

今天是五月初八,又到了结清上个月货款的日子,这也是大家最期待的一天,所以这一天,大家很早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