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3章(1 / 2)

加入书签

上千艘大船出征,横亘在大海之上,置身其中的时候,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船只,千帆竞发,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刘晋乘坐的‘霍去病号’上面,刘晋站在甲板上面,扶着栏杆,看着大海上面的景象,脑海中也是浮现出了后世伟人的这首词。

以前读这首词的时候,总是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意境,现在看着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刘晋总算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那一点感觉了。

“教训下倭国竟然要出动五万大军,还真是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

很快,刘晋的思绪也是回到了这一次征战倭国的事情上面来。

身为大军的狗头军师,刘晋也是慌的很,无论是后世还是这一次,刘晋可都是没有任何军事方面的经验,更何况是给这五万大军当狗头军师了。

这要是当的好,那自然是青史留名,要是当的不行,指不定就会被后人骂成是赵括、李景隆之流的了。

外行指导内行,在军事方面是最忌讳的一件事情。

所以刘晋这一次也是拉上了王守仁,王守仁这货别看年纪轻轻,又是一个文人,但是他绝对是军事方面的天才。

历史上宁王朱宸濠叛乱,王守仁当时是江赣巡抚,他直接就将宁王按在了南昌,朝廷大军未到,宁王叛乱就已经被王守仁给平息了,单单是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王守仁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绝对不输历史上的名将。

带上王守仁,真有什么事情,到了关键的时刻,多听听这位历史牛人的意见肯定不会错,至于自己,嗯,还是识趣的多看、多听,至多就是结合下后世所知道的一些军事知识给点小建议。

不过,刘晋觉得大明出动五万武装到了牙齿的大军,再加上密云铁厂制造出来的先进火炮、火枪,轻轻松松碾压倭国应该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倭国正是处于战国时代的开端,倭国的倭王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对倭国各地的控制,没有任何实际性的权力,各地大名割据一方。

倭国的战国时代,虽然后世的倭国人吹嘘的很牛叉,什么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在刘晋看来,倭国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小了一些,说是战国,其实也不过是各地大名之间的村斗罢了。

很多时候,一场战役,人数也就是几百人,能够有几千人的战役都算是大战了,至于上万人甚至是几万人打战斗,纵观整个战国时代都没几场。

各地大名割据一方,互相敌对,这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好事,五万大军到了倭国,那绝对是横着走的存在,轻轻松松足以推平倭国的任何一个大名。

“倭国,还是战国时代的倭国最好,各地割据分裂是最好的状态,必须要想办法维持这样的一种状态。”

“以后要加深对倭国的控制干预,最好是借助这一次的机会来规定倭国各地大名的势力范围。”

刘晋的脑海中很快就想到了以后该如何对待倭国,一直维持倭国的分裂状态是最好的,倭国一旦统一起来的话,这对大明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维持倭国的分裂状态,同时还要推行华夏文化,双管旗下,才能够充分的保证在大明的身边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想到这里,刘晋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打仗自己是不行,不过这打完仗之后,该任何谈判,如何规划倭国,刘晋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在行的。

毕竟后世有太多、太多的案例可以供自己参考、学习了。

先打再说

东海海域,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往倭国方向行进,气势磅礴。

‘霍去病号’上面,张懋、刘晋、杨云、王守仁聚在一起,此时正在研究着倭国的地图,商讨着这一次征讨倭国的细节。

“历史上北元曾经两次远征倭国,不过两次都运气非常的不好,都遇到了飓风,损失惨重,以失败告终。”

王守仁学识渊博,在讨论征讨倭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元朝时期,元朝两次远征倭国都以失败告终的事情。

“在海上作战,天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不仅仅是飓风,连风向、风速都是极为关键的东西,很多时候,逆风和顺风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刘晋听完也是点点头说道,大航海时代早期的海战,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抢占上风向,抢占了上风向,船的速度可以更快,同时自己的火炮射程可以更远,反之在下风向,船的速度会非常慢,火炮的射程也会变短。

元朝时远征倭国,两次都非常的倒霉遇到台风,结果自然就不用说了,远征倭国的大军因为台风死伤惨重。

但即便是如此,当时倭国的统治者镰仓幕府也因为抵挡北元进攻元气大伤,这也为后来室町幕府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鼎盛时期的元朝,几乎征服了亚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战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那我们会不会遇到飓风?”

张懋有些担忧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