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6章(1 / 2)

加入书签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下令道。

“是~”

韩文以及十八位同考官齐声回道,接着就开始紧锣密鼓的阅卷。

科举考试各项制度都极为严格,而且极为注重公平和公正,在阅卷方面也是有着极多的规矩。

其中一个糊名易书,就是考生的卷子有专人进行誊抄下来,并且考生的姓名、籍贯等等都进行了糊名,无论是誊抄的同考官,还是进行阅卷的同考官,都不知道自己所誊抄和阅卷的试卷是谁的。

此外,在阅卷的时候,都是随机抽取进行阅卷,没有任何规则可言,你看着统一誊抄过后的试卷,你根本就不知道是谁的。

在阅卷上,一般一张试卷至少也是由六名同考官进行阅卷,上面都会留下这六名同考官的签字、画押、印鉴等等,以便后面进行审查。

阅卷的时候,阅卷的同考官如果中意某个卷子就会推荐给其它的同考官,如果有几个同考官都觉得不错,都会在上面留下‘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就会送到主考官这里,如果主考官也觉得不错,就会在上面批上‘中’字,也就意味着高中了。

同时对于阅卷的时间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批阅完所有的卷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榜单。

故而阅卷的时间也是相当紧,以至于一向偷懒的刘晋也都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加入了阅卷的工作之中。

阅卷处,十八位同考官正在紧锣密鼓的阅卷,刘晋和韩文则是悠闲的坐着,喝着茶,等着同考官将满意的卷子送过来。

“刘公、韩公,此卷不错,我等几人都觉得可以取中。”

很快,有同考官将一份卷子拿来,递送到刘晋的面前。

“嗯~”

刘晋拿起卷子,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份卷子确实是文采飞扬,才华横溢,引经据典,写的一手漂亮的锦绣文章,不过刘晋仔细的阅读之后,却是微微皱眉。

因为文章虽然很漂亮,然而对于当今之大明的认识却是非常的肤浅,只是在一味的吹捧当今大明之盛世,并无实际上的深刻认识,没有看到大明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辞藻华丽,文采飞扬,然对我大明今日之时局认识浅薄,不中!”

刘晋看完,也是直接给出了一个评价,然后在试卷上面用红笔写下一个‘不’字。

然后刘晋又将试卷拿给韩文说道:“韩公,你看看~”

韩文显然也是已经看到了刘晋的披红,也是听到了刘晋的话,拿起试卷仔细的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也是大加赞赏道:“文采确实是飞扬,写的积极漂亮,不过正如刘公所言,文采虽好,却是对我当今之大明的认识非常的浅薄。”

说完,韩文也是在上面写了下一个‘不’字,并且还写上了评价。

其他的同考官见刘晋和韩文竟然一来就直接给否定了他们认为可行的卷子,顿时就忍不住微微吃惊。

这个刘晋做事,还真是出人意料,如此文采飞扬的卷子,刘晋竟然说不中,这搞不好公布榜单之后,必然会有一些学子闹事,要求查卷的。

不过,想了想也是很快就摇摇头,这些事情就不是他们需要烦恼的了,到时候真要是有什么事情,那也是刘晋这个主考官给担着了。

阅卷在继续,一份份试卷被阅卷官不断的批阅,时不时有卷子被送到刘晋这里来。

“嗯,这份卷子虽然文采不算太出众,不过却是对我大明今日之时局有着不错的看法和认识,知道我大明所面临的地域广袤,朝廷对边远地区统治乏力的现状,提出要大力建设铁路,沟通我大明各地的建议,也算是不错了。”

刘晋看着一份试卷,这份试卷的学子认为现在大明所面临的问题是地域广袤,各地之间的交通往来不便,朝廷对于偏远地区的控制乏力的现状,提出要大力发展铁路,构建完善铁路网络的建议,加强大明对广袤国土的控制。

刘晋非常开心的在上面写下了‘中’字。

“这份也是不错,充分的看到了我大明内部存在的部族问题。”

“我大明地域广袤,部族众多,大大小小的部族成百上千,发展水平又千差万别,有的甚至于还是非常原始的部落阶段。”

“提出的建议也是相当不错,继续坚持全面大明化的策略,书同文车同轨,竖立统一的大明价值观和思想观,最终实现民族的融合。”

“不错,不错,中!”

刘晋一边看也是一边满意的直点头,在上面写下了‘中’字。

一份份试卷不断的送到刘晋的手中,刘晋对于只会一味的堆砌辞藻的考生,基本上都是一律打掉。

文章写的很漂亮,可是对于大明今日的时局没有什么认识。

要知道现在大明早报已经相当的普及,他们这些读书人,基本上都会看大明早报,多少也是应该知道一些大明现在的时政,对于大明今日的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是应该有所知晓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