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8章(1 / 2)

加入书签

“那如果买卖双方都不开发票,岂不是可以逃税漏税了?”

弘治皇帝一听,想了想问道。

“这一点,我们也是想到了,我们在税务衙门在征税税收的时候,对于那些亏损的企业是不收税的,所以就有抵扣一说,买家可以持自己的发票向税务衙门这边进行抵扣。”

“所以买家自然是会希望对方开具发票给自己,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纳税金额。”

“当然,有些企业都是属于一个东家的,所以我们有相关的制度,比如如果发现偷税漏税的话,税务衙门这边就会开出巨额罚款单进行严厉的惩处,同时对罚款的工厂、作坊、商行等进行通报。”

“这会让其名声变的不好,在银行贷款都变难,生意都变的难做起来。”

“此外,税务衙门还有大量的税务捕快,这些税务捕快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在征税,征税都是靠工厂、作坊、商行等自行申报,自行缴纳。”

“税务衙门捕快的职责是查处偷税漏税的,他们会用各种各样办法对怀疑的工厂、作坊、商行等进行调查,像潜伏到工厂、紧盯销售、计算进厂的原料和出场的销售等等。”

“只要让他们查到了偷税漏税,立即就会进行相关的惩处,税务捕快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查税。”

“所以纵然是想要偷税漏税也比较难,一个是买家会拿发票去抵扣,另外一个就是税务捕快神出鬼没,谁都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潜伏到你工厂里来了,在计算你有没有偷税漏税。”

“再加上巨额的罚款和可怕的处罚,相比之下,老老实实的交税就更划算多了。”

刘晋详细的向弘治皇帝解释起这一套制度来。

尽管来说偷税漏税这个事情一直以来都有,而且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刘晋抄袭的是后世相对较完善的税务制度,可以钻空子的地方较少,关键是处罚要重,天价罚单下来,直接罚到你破产。

商人都是逐利的,就是要让他们好好的比较下偷税漏税和老老实实交税的得失,有比较了,自然就会老实的去交税。

更何况,还采用了后世老美的税务制度,专门成立税务衙门和税务捕快来做这个事情。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一听,也就大致的明白了。

接着看了看工厂,直接起身下车说道:“走,去工厂看看~”

说完,也是带头就往这家京城利建水泥厂走了过去。

弘治皇帝这边假装说自己是一家大商行的东家,过来水泥厂这边是为了商谈下大量购买水泥的事情。

水泥厂这边的人一看几人的衣着以及气度,顿时就信了个七八分,赶紧将一行人给迎接进去,好茶好水的伺候上,接着也是通知了工厂东家。

“鄙人李茂,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利建水泥厂的东家李茂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一看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刘晋等人也是赶紧笑着打招呼。

打完招呼,听弘治皇帝这边自我介绍了一番,分主客坐下之后,他也是再次仔细的大量眼前这伙人。

为首的姓朱的自然是弘治皇帝,几个老者看起来像是管事,至于刘晋更像是家里面的公子哥,跟着出来见世面的,身边还跟着萧敬这个仆人以及一些侍卫假扮的家丁。

这算是标志的大户人家配置了。

而且仔细的看几人,气度都很是不凡,更像是官老爷而不像是商人。

“不知道朱先生是做什么买卖的?”

一番思索,李茂也是笑着问起弘治皇帝的底细来。

“家里做的买卖比较多,有几个纺织厂,另外在南洋这边还有一些种植园,主要还是做修桥铺路、建房子、港口的买卖。”

“你也是知道现在的情况,这大明到处都在修桥铺路,都在建房子,生意还算不错,就是这水泥需求量太大了,我也是到处走了很多水泥厂了,但需求还是不够。”

弘治皇帝微微一想,张开就编了出来。

“原来如此~”

“那朱先生家里可都是做大买卖的了。”

李茂一听,顿时就恍然大悟的说道。

这又是纺织厂,又是南洋的种植园,还专门修桥铺路,建房子什么的,这说明对方有实力,而且在官府也肯定是有人的,不然这修桥铺路的买卖可不好做啊。

“小买卖,小买卖,混口饭吃。”

弘治皇帝笑着回道。

“不知道您想要多少水泥?”

李茂沉吟一番,想了想问道。

正如弘治皇帝所说,现在水泥是紧俏货,非常的好卖,再多的水泥都不够卖的,他这个水泥厂的规模是一扩再扩,但生产出来的水泥依然不够卖。

他卖水泥也是要看人的,不是谁都卖,关系好的多卖点,有时候也可以卖给一些有实力的,交朋友,以后做买卖也方便。

“我要的可能比较多,你这边每月能够给我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