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12章(1 / 2)

加入书签

总的来说,新学这边是根据刘晋所定下来的规则去运行的。

伴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是在不断的提高,进而新学这边也是在不断的进行增加新的学习内容和考试内容。

同时和后世初中、高中不一样的是,这个时期的新学更多的注重的是实用性原则,故而很多的知识和内容早早的就开始学习了。

比如,生物学里面竟然还有医学相关的内容和知识,需要学习医学相关的内容,地理里面包含了建筑学相关的知识和内容。

这个时期,大家觉得建筑和地理是密不可分的,唯有掌握了足够的地理知识才能够来谈建筑学,所以也是将部分的建筑学知识和内容放在了中学这里。

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部分,真正专业性的划分之后,专业性的知识还是要到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去学习。

比如医学就要考大明医学院和大明皇家医学院,建筑学就要考大明的建筑工程学院或者是有开设建筑工程学专业的大学去学习。

总的来说,此时大明中学所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足足有好几科,每一科又有大量的内容,而学习的时间却是仅仅只有三年。

学习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同时也是非常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心程度,只有真正用心又有天赋的人才能够做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具有进一步培训的价值。

新学的学制

“分制上是否要有所调整?”

听完了任思恒的话,帝国理工学院的校长夏炎问道。

“总分制上不进行调整,各学科分数占比上也不调整,但各自学科内的各个考试知识点的分数需进行一定的调整,新增学习考试的内容占比上不得超过10。”

任思恒想了想说道。

“这个可以”

“现在新涌现出来的知识和内容很多,有些是必须要放在中学期间来学习,但大部分的内容都还是放在了大学里面来学习的。”

夏炎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我也赞成这样。”

帝国大学的校长蔡玉良也是跟着表示了赞同。

新学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也是已经逐渐的摸索出了一套成熟、成系统的教育模式,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从基础性的学科内容到一步步的加深,从国学、数学、历史等等的划分。

整个教学体系已经逐渐的完善,并且成体系的进行了发展,近20年的时间内,也是培养出了大量的新学人才。

围绕着实用至上、学以致用的理念,所传授和学习的知识与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极大的促进了大明科技、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大明生产、生活的进步。

“今年各大高校的招生方面刘公是否有新的指示?”

夏炎想了想又问起今年高校招生的事情来。

“没有,还是和往年一样,各大高校80的生源按照统一的高考考试分数和学子的志愿进行录取。”

“另外20的生源则是可以根据本校的重点发展专业,进行自主招生考试录取。”

任思恒摇摇头说道。

这一点和后世也是有很大的区别,后世基本上都是通过高考这条道路来获取进入高校的名额。

也只有少部分的顶尖高校可以获得自主招生的权力,但也是往往被人诟病和吐槽,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五道口技术学院,其招生最多的竟然是留学生,占比最多,而且其招生当中通过高考招生的比例已经仅仅只有一半左右,其它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普通学子所无法参与的渠道录取的。

花着国家的钱去培养一大堆的外国人,各种各样的渠道招生又大大的挤占了普通学子的资源,自然而然造人吐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关键是各种各样的自主招生计划根本就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如果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倒也没有什么可说,很多时候却是沦为了有钱人孩子上大学的轻松渠道。

比如有人明明是土生土长的,只是中学的时候父母将其国籍变更为外国籍,结果轻轻松面考试入学,直接就秒杀了无数的普通学子,你说气不气人?

对于这方面,刘晋也是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思考,最终还是决定保留部分的自主招生名额,主要还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人才。

人与人之间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有的人擅长学习数学、有的人擅长学习文科类的学科,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总分数来进行录取的话,这会极大的错失很多的天才。

就好像后世,有很多的学生理科成绩非常不错,但偏偏在语文和英语上成绩很差,结果因为偏科的缘故,往往考不出理想的分数,上不理想的大学,结果错失了自己的天赋,也可能会让国家失去一个天才型的科学家、工程师之类的。

尤其是英语,因为这不是自己的母语,有很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上都表现的极差,可是它占比很大,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但又没有任何的作用。

后世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