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章(1 / 2)

加入书签

“哈里!”随后点名了旁遮普省行政长官,巴伦爵士面无表情的道,“旁遮普是英属印度的粮仓,少有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你作为旁遮普的行政长官,要在这件事上多费心了。”

“爵士,旁遮普省的宗教环境十分复杂。”旁遮普省的行政长官哈里苦笑道,“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对于宗教情况复杂的地方,我们从来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做事,拉拢少数派制衡多数派,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和平教徒在整个英属印度是一个少数派,但在旁遮普省则占据绝对多数,旁遮普省的气候又让那里少有受到天气影响的时候,现在粮食问题对欧洲又十分重要。”

“所以具体在旁遮普省,我们要保证多数人的权利,对待某些粗暴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达到目的,一些牺牲是必要的,而且无可厚非。当地人不理解我们没有关系,只要本土的英国公民理解我们就行了。”

“啊!”旁遮普省行政长官哈里细细的品味,巴伦爵士的话意思就是,挑拨民族关系也是一个技术活,虽然在大多数的地方,总督府是联络和平教徒制衡印度教徒,但在旁遮普省则不能这么做,联合和平教徒才是正经,想通了这一点才干巴巴的道,“明白了。”

“所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在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工作,有些时候需要一些变通。”巴伦爵士紧接着道,“我相信明年的次大陆会有一个好气候,干旱也不会连续两年到来的。”

潜台词,巴伦爵士已经暗示了这些到达新德里的行政长官,就算是刮地皮也要完成任务。

“没问题!”总督府常务次长办公室当中,各地行政长官异口同声。

六月二十日,英属印度总督府发出行政命令,为了彻底战胜轴心国,尽快让英属印度恢复的正常的经济生活,英属印度必须要克服暂时的困难,尽全部的力量志愿战争。

行政命令下达之后,从印度河到恒河,从喜马拉雅山到德干高原,各省行政长官和土邦专员,纷纷行动起来。在大英帝国最为富饶的殖民地掘地三尺!

而在地球另外一边的艾伦威尔逊,还在思考自己媲美美国马歇尔计划和苏联莫洛托夫计划的威尔逊计划呢,美国和苏联一个有钱,一个有行政力度。

大英帝国现在只有海量的人口和广袤的殖民地,而且现在可以肯定凭借英国本土的工业能力,带动庞大的殖民地已经有些动力不足。

“艾伦,是不是忙的累到了。”艾福尔见到刚刚回到柏林的艾伦威尔逊出神,怀着善意提醒道,“其实也不用这么紧张,你总是处在忙碌当中,也幸亏是年轻。”

“没什么!英占区的情况真是不容乐观。”伸手揉了揉肿胀的脸,艾伦威尔逊恢复了一点精神,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岔开话题道,“也不知道苏联人的阅兵式准备的怎么样了。”

“那我到是不知道,不过彩排了几次。一些部队下发了新的军装,看起来挺唬人的。”艾福尔被转移了注意力,叙说了自己所见到的情况。

“哦!”艾伦威尔逊低头,今天是六月二十一日夏至。按照之前和米哈伊洛维奇的约定,后天晚上,奥地利边境的难民就会越境,在苏联白天阅兵的时候就应该被各国将领知晓。

这一颗盛夏的花朵,到底会绽放出来什么样的果实,到时候就知道了。

关键的问题

说不紧张当然是在骗自己,艾伦威尔逊都想找一个教堂,秉承着临阵磨枪的精神,和上帝他老人家谈谈,毕竟欧洲这一片,他老人家应该还是有三分薄面的,虽然马上就要被问教皇有几个师的钢铁同志切掉一块。

紧张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不会因为任何人的阶层和财富不同就消失,只是体现在不同方面,伦敦白厅,外人眼中这里是大英帝国的政治中心,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地方,同样也处在紧张的忙碌当中。

苏联胜利大阅兵和紧接着的波茨坦会议,同样让各部门如临大敌,各部常务次长都在紧张准备当中,紧张程度一点都不比柏林那边差。

内阁秘书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诺曼·布鲁克边走边道,“爱德华,把波茨坦会议的程序给我,对了,你应该比首相先去柏林吧。”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爱德华·布里奇斯手指夹着雪茄,镜片后的双眼露出认可的目光,指着面前的座位道,“诺曼,其实有各部门努力工作的公务员,这种事情是不需要操心的,当然出于稳健的态度,我当然要首先前往柏林,要比首相快,不过么?我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件事烦恼……”

诺曼·布鲁克一怔,现在还有比波茨坦会议更加重要的事情,疑问道,“是苏联那边有什么动静?”

“苏联的事情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诺曼!”爱德华·布里奇斯一脸的意味深长,自顾自的道,“对大英帝国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东方的事情更多是牵扯到了殖民地,而不是像当初眼前的德国这么迫在眉睫,现在最大的危险已经消失,所以战时内阁已经没有存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