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7章(1 / 2)

加入书签

其实英国选民反对的理由,和几十年后差不多,小商品业者害怕价格更低廉的产品冲击,渔民不希望丰饶的英国渔区向欧洲开放等等。

不过早了十年终究有早十年的好处,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参加国,好歹对殖民地事务还是上心的,有这么一个愿意联合在一起的问题,就促成了此时的联合。

什么钢铁煤炭都可以以后再说,以后再谈,谈殖民地可是不能等的。连大英帝国的明珠英属印度都开始崩塌了,再等就晚了。

放在殖民地这个大框架之下,其他问题可以等等再说,只要有这个框架在,英国就不太可能继续被法国边缘化了。

艾德礼首相也点头,对艾伦威尔逊的言论表示认可。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艾伦威尔逊一个字都没有谈及联合,谈的都是殖民地,以殖民地的思维来看待这次联合。

什么钢铁煤炭谁多谁少的话题一个没说,说的就是除了法国之外,目前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内的国家,都比英国还要小,像是这种组织从来都是强者吃肉,弱者喝汤。

比起法国,英国现在至少国力上还是高出法国一层的,那么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成员国,理所当然就是英国多吃,法国少吃,其他喝汤这么一个情况。

现在德国是战败国待遇,英国单独面对法国的环境更加有利,种种条件应该促成这个组织,朝着英国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总归不是在渔业问题上让步!”艾德礼首相松了一口气,那可是会影响选票的。

电影行业总归是没有多少从业人员,就不会出现影响选票的问题。

首相认可了电影行业作为本次会谈的共识,艾伦威尔逊就扮演一个优秀工具人角色,开始谈及电影问题,在随后的一天就听着法国代表大放厥词,就如同谈殖民地问题的自己。

“这个人原来是做什么职业的?”听着尼诺贝特朗在电影议题上,在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参加国,以及两个观察员国瑞典和丹麦面前,谈及行业整合和共同市场的标准,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腻歪。

他现在只有点头附和的份,如果费雯丽在就好了,他至少可以有一个懂电影的人进行参谋,这一天的会议结束之后,艾伦威尔逊就往海得拉巴发了一封电报,让爱丽莎和在美国的费雯丽联系,给自己补补课。

电报当中提及了对费雯丽的想念,以关切的口吻询问费雯丽的结核病是否痊愈。

随后就是不加掩饰的找外援正题,表示他现在正谈一项处在绝密的谈判,涉及到欧洲电影市场的整合,希望大英国宝赶紧给自己补补课,省的在正式会议上听着法国人大放厥词,自己只能从一边附和。

时间已经到了冬季,费雯丽在美国买下的房产中,英格丽·褒曼也在,费雯丽才来美国没有多久,其实对电影行业的一系列标准,以及好莱坞的从业规范也一头雾水。

正好英格丽·褒曼也在,费雯丽先让英格丽·褒曼保密之后,才提及了这件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整合欧洲电影市场?”英格丽·褒曼眼睛一亮,她记得好像在新德里,两人欢好的时候,艾伦威尔逊确实提过欧洲电影市场要整合,才能提高电影演员待遇。

这个男人还真的做到做到呢,英格丽·褒曼忍不住心中喜悦,但考虑费雯丽的心情,在喜悦的同时还开口道,“太好了,如果这件事能成,欧洲电影的演员们待遇就能提高不少。”

“是啊,如果各国都封闭自己的电影市场,那确实是没法和美国电影市场相比的。”费雯丽点头,现在的费雯丽也只是把欧洲电影市场整合,和美国电影市场做对比。

她现在还想不到,过几年美国电影市场就会迎来一波重创,还和他的好弟弟艾伦有关。

两个外援马上在保密的情况下,开始把一些标准写进电报发出去,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则询问在业内的朋友,尤其是凯瑟琳赫本,作为最资深的女演员,对好莱坞的各种情况都非常了解,自然是重点的请教对象。

其实也不能说是请外援吧,费雯丽是英国人,英格丽·褒曼是瑞典人,两个人都是欧洲人,涉及欧洲电影市场整合的事情,怎么能够说是外援呢,内援才对。

在费雯丽和英格丽·褒曼没有回信之前,艾伦威尔逊也在抓耳挠腮,力图证明自己也懂电影,至少懂一部分。

“不能什么电影都放出来,我们都知道任何行业,最为精品那部分都是少数。不能所有成员国任何一部电影出来,都放在院线当中让各国的公民来看。”另辟蹊径的艾伦威尔逊,表示不能放所有电影投入市场。

“这样看来英国的意思是进行电影审查制度?”尼诺贝特朗皱着眉头反问道。

“审查是独裁国家做的事情,我们英国的态度是避免烂片充斥市场。而且每一部电影都投入院线根本不现实。”艾伦威尔逊矢口否认要建立审查制度,虽然实际上就是,“我们考虑是否颁布许可证制度,必须是正规电影公司制作精良的影片,才有进入院线的资格。”

现在艾伦威尔逊才发现,在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