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0章(1 / 2)

加入书签

艾登的表态,让下议院出现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团结的议会,团结的英国。保守党党魁一心为国,全力支持本届政府的态度,也随之传遍全国。

在两党的共识政治下,英国石油储备计划在下议院获得通过,英国以此为态度,表明英国要和伊朗进行一次持久战。

“这不是凭空多出来一张牌了么?”艾伦威尔逊拿着本土的电报,冲着迪克逊道,“两天后和伊拉克、科威特它们会谈的时候,我们的回旋余地就更大了。”

英国舆论霸权也在擅长影响,什么责任全在伊朗,伊朗石油工业会因此遭到重创。

华盛顿,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抵达白宫,不多时就见到了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杜勒斯手中拿着两封电报,分别是伊朗石油危机的二点零版,和法国提出要改组北约,要更大权力的备忘录。

“我们还是要支持伊朗,总统先生。伊朗和以色列,是美国打入中东的钥匙。理智上我们当然愿意选择阿拉伯人。但我们不能抛弃以色列,以色列毕竟势单力孤,这就需要其他中东大国牵扯阿拉伯人的注意力。没有比伊朗更加适合的选择了。”

杜勒斯一脸的为难,“我们当然也不愿意和英国不愉快,但伊朗建立美国影响力,对美国的中东利益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不能放弃以色列,就注定站在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对立面。就算阿拉伯国家有少数亲美国家,也不敢明着站在美国一边。还具有影响力的中东大国就只剩下了伊朗。

“拒绝英国声援的口吻尽量委婉一点。”艾森豪威尔总统沉吟了一下,“对伊朗的经济援助方面,不要让美国直接表态,但是我们同意扶持后发大国的举动。”

“我明白了。”杜勒斯点了点头,旋即离开了白宫开始操办这件事,至于法国提出要改组北约的备忘录,他给忘了。

在英国和海湾国家举办会议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英国的反对下,向伊朗提供六千万美元的经济援助,消息传遍世界,整个英国满是错愕,对这个举动摸不到头脑。

“这就是我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么?”艾伦威尔逊把伦敦转来的电报付之一炬,不过,总比真的苏伊士运河战争要好。

这个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出这种决策,毫无疑问就是美国表态了,因为这个组织美国有一票否决权。

欧佩克成立

不过这样也好,如果英国连六千万美元的经济援助都抗不过去,那么种种努力也就没必要了,这一次美国这么干可以视为一个对英国的考验。

这个考验虽然拉的晚了一些,但却是必须要经历的,比起苏伊士运河战争那种一旦输了就声名扫地的考验相比,伊朗石油危机只能算是一个月考。

来到巴士拉的海湾政要,有伊拉克巴迪亚公主,科威特埃米尔阿卜杜拉·萨利姆·萨巴赫,以及后世被统称为阿联酋,而现在还分别独立的酋长们,包括卡塔尔和巴林。这是英国还能控制波斯湾国家,实力上以伊拉克为最。

来和这些亲英的君主见面,本身才是外交大臣这一次中东之行的目的。伊朗石油危机纯粹是一个突发事件,把大臣弄的措手不及。

艾伦威尔逊心里清楚,这些海湾国家当中只有一个比较难对付,那就是伊拉克。

像是科威特、卡塔尔这些国家,英国只要说一句话,它们只能照办,根本没有反抗能力,伊拉克毕竟是不同的,实力强了一些。

不过既然来的是巴迪亚公主这位旧识,相信至少双方不会出现误解,就看艾伦威尔逊能不能让伊拉克王室,看明白现在严峻的形势了。

就在德黑兰欢呼雀跃,觉得美国送来一针强心剂的同时,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这一次的市场和能源安全会议开幕了。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艾伦威尔逊,一身浅色阿拉伯长袍,出现在了海湾国家王室的面前,这让外交大臣哈罗德·威尔逊十分诧异,就算是要入乡随俗,也有点太过了吧。

再苦不能苦王室,虽说这年头海湾国家不像是后世那样躺在油库上醉生梦死,但王室的排场还是非常惊人,有些来头的大人物不多,但随从很多。

一个大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是不难确定的,显然那是一个很显眼的目标,他穿着得体的阿拉伯长袍,它的质地比一般人穿着的好得多。褶裥宽大,然而裹在他有些发胖、但仍很优美的身体周围,并不显得臃肿。

来人的脸色很少安贫乐道的气息,正如他的衣着毫无鄙视世俗浮华的迹象。他的相貌可以算得端正,只是眼角边总是隐隐约约潜伏着一抹贪图逸乐的闪光,这表明他怀有一种小心掩饰的酒色之欲。

在其他方面,他的地位教会了他随时控制他的表情,他可以一下子板起脸来,变得道貌岸然,尽管那张脸天然轻松愉快,他的性情也爱好寻欢作乐。

宗教戒律都不能约束这位贵人,他翻起的衣袖上下,手上拿着精美的大马士革钢刀。

他的整个装束虽然与他的信仰一致,但衣服之精美,饰物之华贵,一览无余,尽管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