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5章(1 / 2)

加入书签

艾伦威尔逊对香江第一美女没有偏见,这地方的明星别指望出身淤泥而不染,某些地方比财阀横行的韩国还来的光明正大。

他也没让好大儿不要见色起意的意思,这个方面他比好大儿过分多了,除非能把港姐一网打尽,不然夏洛绝做不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能是错觉,拿着香江第一美女激励了一下好大儿,似乎夏洛一下子精神了不少,可见一个男人为了女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香江多重要啊,不重要艾伦威尔逊会直接放两个儿子在这么,说实话对英国来说,几乎都和苏联同等重要了。

加见了一面之后,艾伦威尔逊从麦理浩这里拿到了关于改革的成果,准备回伦敦复命,阐述香江改革对英国的重要意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白厅喜欢不喜欢改革先不说,但做出喜欢的样子总是没错的。

麦理浩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洁、教育、医疗、福利、基础建设、交通、经济和社会各个范畴,十年建屋计划、开发新市镇、创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费教育、兴建地下铁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设,纷纷在他任内推出。

这些政策不单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还进一步为港英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

现在的香江支柱产业,除了发挥口岸优势之外,还有一个电子产业,艾伦威尔逊还去了几个电子厂,对工作氛围颇为满意,电子和金融将会是未来香江的发展核心,他之前还想着是不是弄个类似于台积电的企业,放在香港,这样也容易离岸平衡。

到了东方一圈的艾伦威尔逊返回伦敦,还不知道苏联又觉得可以在美洲试一试美国的底线,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和详实的情报分析,已经确定了搞事的地点,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和很多中美州小国一样,领导者受到美国的支持,经济上是美国的香蕉共和国。

然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完全被美国的跨国公司攫取。依附性的经济造成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大批农民和小土地所有者被赶出自己的耕地,沦为临时性的农业工人或者成为城市失业人口,在战后三十年间,马那瓜的人口就因为农村失业人口的流入而增长了三倍。

大部分人只能顶着恶劣的劳动条件赚取微薄的薪水谋生。更糟糕的是,将良田大量改为棉花田或者牧场,使尼加拉瓜丧失了粮食自给的能力。从六十年代开始,全国农民有百分之六十处于饥饿状态,城市的失业率则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

总统索摩查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是也发家致富,有了相当于尼加拉瓜gdp的二十亿美元资产,一百多家企业和全国百分之十五的耕地。顺便把首都马拉瓜因为地震接收了六亿美元援助中的一半收入囊中。

从古巴革命之后,尼加拉瓜就受到了影响,多年来亲美政府虽然一直压力镇压,不比任何拉美军政府下手轻,不过因为本国条件太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环境,也让索摩查家族疲于奔命。

至于反抗的游击队,其实做的事情也和很多国家差不多,论持久战。

此时此刻,尼加拉瓜的问题终于落入了苏联的眼中,也是时候在拉美显示一下苏联的存在感了,很快莫斯科和哈瓦那进行了沟通,谈论了尼加拉瓜的局势,讨论是否有必要支持正义的事业。

秘书长和党魁

当前的外交形势是,上任以来,卡特政府就大打人权牌,改变了自杜鲁门政府以来历届美国政府一直奉行的外交策略。

这在艾伦威尔逊眼中是一个自寻死路的转变,说明美国已经开始不实事求是,而是加速转变成苏联那样用思想凝聚国家,朝着苏联已经实践的道路大踏步迈进,简单来说就是民主自由的口号喊的越发响亮,开始和苏联比念经功力谁更高一筹。

原先的政策以反苏为第一要务,各国统治者只要紧随美国的冷战对苏联的思想就能获得美国的大力支持。换句话来说,不论你是否违反人权,只要你不喜欢苏联的一切,那你就是我美国的朋友。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美国政府在拉丁美洲或公开或暗中地培植了许多独裁者。

现在显然是不行了,勃列日涅夫正在带领苏联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不管在亚非拉都有苏联的支持的游击队身影,美国支持的一系列军政府、独裁者已经有些不灵了,当然中东除外,从石油危机之后,中东国家的经济情况大为好转,当地是暂时可以安心的。

但在很多资源和人口比例不怎么丰富的地区,仅仅依靠一小撮美国的拥趸,不足以扑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势,必须要用更加灵活的手腕对抗才行,战略转变这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个代价必须付。

苏联颠覆自由世界的阴谋,已经不足以令人相信,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出现了如此多的亲苏武装在作战,杜鲁门总统以来归纳的苏联阴谋,对这种现象已经有些不灵了。

更别提美国直接出兵在越南对抗这种阴谋,还一败涂地接连丢了越老柬三国。

如果有选择的话,哪怕就是卡特政府,也不愿意承认自由世界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