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5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两年来,成绩斐然。

草原上的胡虏继主力被重创后,又接连遭到狼骑的袭击,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可能。就算他们想报复,集结大军犯边,也不是曹操的对手,被曹操打得丢盔弃甲。

进退两难之下,有的部落选择了投降,有的部落选择了西逃。

对普通牧民来说,投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熬过五年,他们就可以入籍大汉,成为大汉的子民,还有机会迁到更富庶的内郡定居。

可是对于那些部落首领而言,西逃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入籍之后,他们就不再是拥部数千的大帅了,与普通人无异,最多做个小官而已。率部西迁,他们还能拥有自己的实力,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这中间肯定有分歧,甚至有意见不合,一怒之下拔刀互砍的,他们见得太多了,吕布基至没有说的兴趣。

对刘协最关心的北疆蛮夷南下的问题,吕布做了重点解答。

在游击大漠南北的时候,他除了从俘虏口中了解情况之外,还派了一些斥候深入漠北了解情况。总体而言,的确有一些蛮夷从北方迁来,但数量不多,威胁也不大。

就目前来看,突破狼骑阻击的可能性不大,更不可能威胁到长城以南。

倒是听说大漠东部的扶余人最近动作不小,正在集结部众兵力,有可能会与幽燕都护府发生摩擦。

刘协一边听,一边看着地图。

就他的印象而言,燕然都护府的辖区以北是蒙古高原,再往北是西伯利亚高原。在土豆这种作物还没有传入亚洲之前,想在西伯利亚高原生存下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实际上,即使是对匈奴人来说,西伯利亚高原之南的北海就是他们活动范围的最北边。再往北,是没有足够养活一定人口的资源的。就算有部落,只要人口稍微增多,就不得不南下。

有人说,匈奴人、鲜卑人就是这么来的。

西伯利亚的得名就和鲜卑有关,也就是鲜卑利亚。

就眼前的形势来看,在击溃了鲜卑人之后,由西伯利亚直接南下,冲击大汉北疆的可能性的确不大。

是时候将重心西移,屏护河西以及西域了。

“现在能够在草原上进行长途行军吗?”

“可以。”吕布应声答道:“如果只是狼骑,我们可以急行军,就食于敌,一个月就能赶到监氏城。如果是步骑协同,速度会慢得多,可能需要整个夏天才行。”

“如果步卒也配备战马,以游牧的方式行军呢?”

“那也快不起来,放牧需要时间的。”

刘协打量了吕布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他听懂了吕布的意思。

吕布根本不想和曹操一起行军,他就想自己带着骑兵去西域。

吕布是出于什么心理,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如果没有步卒,只有骑兵,就算到了西域,想取得真正的胜利也很难。

骑兵当然很重要,但步卒也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征服西域,直到地中海,没有一支强悍的步卒大军是不行的。

而且必须是以汉人为主的步卒大军,由羌胡组成的步卒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

能和罗马人一较高下,并战而胜之的步卒方阵,只有汉军主力。

无论如何,他都要安排至少一万汉军步卒去西域,然后才能拉开西征的序幕。

吕布虽勇,毕竟不是方面之将。

南阳之富

刘协留吕布吃了一顿晚饭,接着又聊了将近一个时辰,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让吕布去休息。

临别之前,刘协又问了一个问题。

你夫人又生了吗?

刚刚还谈笑风生的吕布顿时哑了,憋了半天才道:“臣一直在外征战,没时间。”

刘协一看就明白了。

吕布不是没时间,是没时间陪魏夫人。他天天在草原上游荡,种子到处撒,好不逍遥。等回到塞内,早已弹尽粮绝,哪里还生得出娃。

“你准备将这温侯传给谁?”刘协问道:“传给一个你自己都未必记得的野种?”

吕布尴尬地搓着手。“陛下身为至尊,岂能出轻佻之言。臣知道了,知道了。”

“你夫人也来了?”

“来了,这么大的事,岂能缺席。”

“那你就在行在待一段时间,生了娃再走。”刘协瞅了吕布一眼。“顺便让太医给你诊诊脉,看你还行不行。”

“臣……”吕布眼睛一瞪,随即又意识到眼前的少年是天子,不能放肆,连忙闭上嘴巴,连连拱手求饶。“陛下,臣留在行在,狼骑怎么办?”

“暂时让魏续代领。”

吕布愣了片刻,梗着的脖子彻底耷拉了下来。

魏续是魏夫人的兄长,天子这是铁了心,不生娃就不让他走了。

无奈之下,吕布只得答应。

除了天子的威严之外,他也的确想要个儿子。温侯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