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章(1 / 2)

加入书签

那是张更加清晰凌厉的脸,如同一头年轻的狼王,警惕而充满杀意地环顾四周。似乎察觉到江悬看他,他低头,目光温和了些许,用只有他和江悬能听到的声音说:“别怕。”

岁末冬寒,风中飘扬着冷冽的细雪,吹起江悬身上那件云雾般的薄纱。谢烬脱下自己披风给江悬穿上,上面有淡淡的血腥味和燃烧后的灰烬气息,还有谢烬的体温。江悬垂下睫毛,轻声回答:“我不怕。”

谢烬不再说话,只是更用力拥紧江悬,将他护在自己臂膀之中。转头面对千军万马,目光中又出现那种锋利而不可抵挡的杀意。

后来史书记载,建昌九年冬月初一,秦王萧长勖与镇北大将军谢岐川率军攻破皇城,开启长达三月的承天殿之变,此一战中,白虎营全军覆没,京城禁军伤亡惨重,玄羽军折损近三万,双方恶战至天黑,抚远大将军李策率禁军余部护送建昌帝及宫中女眷、朝中重臣东逃至新安行宫,设东都于此。秦王舍而未追,原地休整兵马、退出宫城,发檄文请建昌帝让位。

至于那些史书中未记载的,后来在民间口口相传。

——镇北大将军谢岐川一人一刀杀出一条血路,于万军之中救回江家遗孤江问雪。谢将军负伤二十余处,江家公子毫发无损。此战结束,谢将军卧床养伤七日,江公子于将军府中陪床照料。

不过流言亦有虚实,真正卧床养病的不是谢烬,而是江悬。

回往将军府途中,精疲力竭加之药物发作,江悬猝然晕倒,一直到深夜都没有醒来。

谢烬草草包扎了伤口,叫来军医为江悬诊治,然军医看过之后束手无策,焦头烂额之际,将军府外忽然有人求见。

谢烬不耐烦:“谁?”

来传话的裴一鸣答:“是个叫张临渊的太医,他说江公子在宫中时,一直由他照顾。”

谢烬看了眼混乱中从宫里带出来的江悬的贴身侍女玉婵,玉婵连忙点头应答:“是,张太医在宫中时专门为公子诊治。”

谢烬收回目光,点点头,面上难辨喜怒:“让他进来吧。”

35 “没事就好。”

不知是萧承邺忘了还是故意的,太医院所有御医都被带走,唯独留下张临渊。

谢烬大约猜得到,萧承邺留下张临渊是何用意。他万分不愿江悬再与萧承邺有任何瓜葛,然而眼下江悬危在旦夕,他只能让张临渊进来。

张临渊匆匆忙忙,仿佛火烧眉毛一样,乃至顾不上与谢烬多言,行了礼直奔江悬卧榻,放下药箱为江悬把脉。

谢烬脸色有些难看,问:“阿雪怎么样了?”

张临渊观察着江悬脉象,半晌,深深皱起眉头:“药性散不出去,淤堵在血脉,不妙。”说完打开自己药箱,拿出针包,道:“在下先为公子施针。”

“诶。”

谢烬下意识抬手阻拦,余光瞥见玉婵,玉婵点点头,示意张太医可信。于是谢烬收回手,仍旧警惕地看着张临渊动作。

几根细长银针接连刺入江悬指尖,床上的人毫无反应,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张太医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又将两枚银针分别施入两处极为凶险的穴位。这一次江悬终于有所感知,眼角很轻地抽动了一下。

谢烬连忙问:“醒了么?”

答案显而易见,江悬仍旧紧闭双眼,面容平静而安宁。

张太医摇摇头,叹了口气:“公子身体虚弱,一时恐怕难以醒来。不瞒将军说,此前公子已晕厥过几次,次次命悬一线,故在下今日不敢耽搁,听闻风声便抓紧赶来。这两根银针暂时稳住了公子血脉,将军可稍作放心。在下开一副药方,劳烦将军派人抓药。”

说完张太医站起身,到桌边铺开纸笔,写下一副方子,交给谢烬。看见谢烬手臂纱布时,他顿了顿,说:“将军也要保重自己,伤处不可大意。”

“我知道,多谢太医。”谢烬接过药方,看了眼,有几味药材并不常见,军中恐怕没有。一旁玉婵刚好瞥见,说:“这些药映雪宫中都有,将军派人随我进宫去取吧。宫里还有许多公子平时服用的补药,我一并带出来。”

萧长勖大军刚退出皇宫不久,眼下宫门内外还在清扫战场,到处都乱糟糟的。谢烬想了想,原本打算派裴一鸣随玉婵去,话到嘴边一顿,改口道:“我跟你去,别人我不放心。劳烦张太医照顾好阿雪。”说完看向一旁:“裴一鸣,你在这守着,不得擅自离开。”

裴一鸣正色:“是!”

玉婵犹豫:“可是您的伤……”

“无妨,你我快去快回。”

“是。”

谢烬和玉婵离开,张临渊继续守着江悬。

今日宫变张临渊未曾目睹,但来的路上听了些流言蜚语,大致推演出宫中发生什么。如此惊心动魄之时,萧承邺竟还给江悬喂药,若非张临渊知道萧承邺从不真心想要江悬性命,恐怕都要以为他想让江悬为这座皇城陪葬。

张临渊看着江悬,默默叹了口气。

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