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1 / 2)

加入书签

秦王府中,江悬与萧长勖相对而坐,林夙一人坐着轮椅在一旁,腿上搭着一条薄毯。

萧长勖听江悬说完,沉默许久,道:“其实之前,林夙便已经猜到端倪。只是我没有想过,竟会是这种法子。”

“抱歉,瞒了你们这么久。”江悬垂眸道,“我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天,恳请王爷允许我出兵。”

萧长勖叹了口气:“此战无可避免。既然你已决定,我定当如你所愿。不过岐川那……”

“岐川率军拦截雍王援军,事关重大,我不想令他分心。若他能及时回来,我便与他在新安相见,若他赶不回来……那拜托王爷代我转达一句抱歉。”

“只说抱歉么?”

“别的无须言明,他都明白。”

“好。我知道了。”

“多谢王爷。”

语罢,江悬转向一旁沉默的林夙,不久前面对萧长勖时的严肃变作眼底浅淡的微笑:“哥。”

林夙抬眼,眉心微蹙。

萧长勖看了眼林夙,面色复杂道:“你们聊,我还有些公文没有批阅。”说完他起身离开,留下林夙与江悬独处。

“你还有多久?”林夙问。

江悬微微一怔,回答:“三、四天吧。”

“三四天……”

“如果岐川回来,我不在了的话,你帮我看着他,不要让他做傻事。就当是我最后请你帮我一个忙。”

林夙摇头:“这个忙我帮不了。你有权决定自己生死,他也有。”

江悬张了张口,哑然失声。半晌,他垂下睫毛,道:“那,便就这样吧。你说得对,人各有命。”

林夙对江悬伸出手:“阿雪。”

江悬走上前,将手递给林夙。林夙握住他的手,用力握紧了些:“刀兵无眼,一切小心。要记住,你是去建功立业,不是去赴死。张临渊不是说过么,此局并非死局,萧长勖请的大巫也已动身赶往京城,只要有一线生机,我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会留住你性命。所以你绝不可意气用事,你的命比萧承邺的命宝贵得多。”

江悬心头一紧,道:“我知道了。”

“去吧。”林夙淡淡一笑,“我们江家儿郎,战无不胜。”

三日后,前线传来急报,谢烬大破雍王亲兵,缴获战马四千匹,兵器若干,已率军动身回程。

与此同时,朱雀军与玄羽军全军备战,江悬主帅,裴一鸣、傅骁、谭翀分别率左、中、右路,六万大军于皇城誓师,随后向东进发,直指新安。

而三百里外新安行宫,萧承邺早已布下重重守备,静候江悬到来。

这是第一次,江悬名字前冠以“玄羽军主帅”五个字出现在萧承邺眼前,萧承邺放下战报,很轻地勾起唇角:“朕的阿雪,终于来见朕了。”

李策欲言又止:“皇上……”

萧承邺抬眼:“那日朕说的话,你记住了么?”

李策颔首:“是。”

“把他留给朕。其余的,”萧承邺轻飘飘丢下那卷战报,“杀。”

天将明时,六万大军兵临新安城下。

新安行宫建于高地,易守难攻,是天然的堡垒。城墙上弓箭手一字排开,李策率军守城,站在最高那座城楼之上,等候江悬到来。

江悬停在城门外百米处,高声问候李策:“李将军,别来无恙!”

李策面容冷峻,皮笑肉不笑道:“江帅,别来无恙啊。”

“萧承邺呢,既叫我来,为何不亲自在此守城?”

“大胆!圣上名讳岂是你叫的?想见圣上容易,脱了这身战甲,我带你去便是,映雪宫住腻了,三宫六院有的是你栖身之所。”

听到“映雪宫”几个字,江悬眸色一沉,冷笑道:“好啊,我倒要看看这座宫城还容不容得下我。”

语罢,他搭箭挽弓,瞄准城楼上的旗帜。这样的距离别说射中,就是把箭射过去也成问题,然而江悬一松手,一支带着火油的羽箭咻的飞出去,不偏不倚射中李策身前大旗,布料霎时熊熊燃烧,李策面色一凛,只见江悬拔出长刀,指向前方城门:“攻城!”

众将士齐声:“杀——!”

千军万马以雷霆之势向前攻去,与此同时,守城军齐齐放箭,城墙下须臾之间成为一片火海。

攻城车冲破箭雨,势不可挡地砸向城门,整座行宫随之震颤,宛如地动山摇。投石车紧随其后,一块块巨石砸入城墙,墙上弓兵伤亡惨重,玄羽军先遣队趁机竖起攻城梯,前赴后继地向上攀爬。

如此攻势,就算新安行宫固若金汤,也终有失守的时候。双方恶战一个多时辰,玄羽军以骑射闻名,只要突破弓箭射程,便能快速占据上风。终于城门被撞开,江悬一马当先,率一队人马攻入皇城。

城门后李策正面迎战,奇怪是,他看起来却并不想与江悬缠斗。哪怕江悬来势汹汹,显然还记恨着不久前那句讥讽,李策却且战且退,好像之前城楼上对江悬的挑衅没有发生过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