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节(2 / 4)

加入书签

刘承祐此举,是欲加强枢密院对侍卫亲军的管辖之权。

枢密院与侍卫司,是有很大一部分职权是重叠的,将士名籍、屯戍、赏罚、迁补,两个衙门都能管。不过在史、刘执掌侍卫司的时候,很强势,专擅其事,枢密院正常情况下对禁军是插不上手。国家机务,枢密院有所议,都需上呈刘承祐,再经过史宏肇、刘信的认可,方可顺利实行。

侍卫都指权重,又岂能不为刘承祐所忌惮。当然,这并非简单的将帅的问题,而是侍卫司自有其名始,影响便不断扩大,职权膨胀,渐自成体系。

也就是史宏肇、刘信专刑嗜杀,不得人心,否则刘承祐的消解去职计划,哪里会这么顺利。而现如今,刘承祐便打算继续对侍卫司进行打压,换两个好听点的词叫“梳理”、“优化”。

当然,不可一蹴而就,在军队的事务上,刘承祐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万勿操之过急。

以枢密院参与到禁军名籍、迁补、赏罚、调动等事务的管理,便是刘承祐抑制侍卫司职权的手段,增枢密权威,用以制约侍卫司。

至于更深化的改革,还需刘承祐在稳固君权,提升天子权威的同时,逐步推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得考虑侍卫将帅们的感情。

而仅就眼下的动作,还得需要尚洪迁的配合。但显然,以尚洪迁的能力手段,面对刘承祐的“手术刀”之时,并不能进行什么有效的反驳,或者,他也无意为之。

接受完刘承祐的训示之后,尚洪迁恭敬地退出垂拱殿,站在殿前,回首望了望,又微低着头,似有所悟的样子。

“尚都帅。”招呼声响起,语气中透着些让人难受的阴测。

尚洪迁惊回神,抬眼正见着李少游背着一只手,慢步而来,嘴上带着点“春风”般的笑容。见其人,尚洪迁淡淡地应了声:“李司使!”

在天子面前可以低调,在李少游这种后生面前,没有必要把姿态放低。

李少游不以为意,浅笑问道:“都帅面君结束了?”

“陛下正在殿中!”尚洪迁点了下头,朝垂拱殿示意了下,便自行离去,归侍卫司去。仍深思不已,似乎在考虑如何履行刘承祐的叮嘱。

望着尚洪迁的背影,李少游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暗自感叹了句:“真是个好运的人啊!可惜了……”

禁帅位置确立,李少游也慢慢地回过味来了,也知道自己老父输在哪里了。明面上最适合的人选,往往是最不适合的!

微微晃了下头,李少游转身,整理袍服,请通报觐见。

“官家,这是臣整理的武德司下属机构额编,请御览。”郑重地将一封显厚的奏章呈给刘承祐。

刘承祐来了兴趣,放下手中的事务,接过浏览起来。李少游在下,则给他解释着。

根据李少游的打算,武德司下,分军、政、民三探事部,各设都押亲事,其下置左右指挥,再下设四干办,领探事若干。

至于人员编制,军探八百,民、政探各四百,皆拣精英以充之。另附有武德司规制细则。

看得出来,李少游是用了心的,且果有几分天赋。并且,从其上呈报告,刘承祐能够感受得到,自己这表兄,那股想要“大干一场”的野望。

李少游微躬着腰,等待着刘承祐的回话,面色虽稳,但心中难免焦躁。他不知道,刘承祐会不会同意他的想法。以前不会有这种顾虑,但如今,这个表弟是越来越难捉摸了。

“且试行之!”终于,刘承祐放下了那份“武德司编制略”,允了。

“是!”李少游松了口气,眉色眼扬起些喜意,拱手拜道。

“朕只要一个结果,东京军政民风,尽入吾耳,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得略过!”刘承祐淡淡地吩咐着。

“是!”李少游又应了声。垂着头,只觉得刘承祐身上的“天子之威”,越来越强烈了。

得到了刘承祐的认可,武德司将从一个草台班子向正式的特务职能机构转变。

苏逢吉案结

新官上任三把火,随着尚洪迁新帅上任,在枢密院的辅助之下,对东京禁军,展开了一次调整。基本上就是按照刘承祐的训示,主严肃军纪,加强训练,以及针对各军的将校进行了一波小规模的调动。其中,史弘肇、刘信信服将校,或平调他部,或外放州镇。

而尚洪迁,别看他此前的存在感不强,威望不高,但此人名声还是不错,至少没人厌恶之。当然,真正奉命统制禁军,严肃军纪之时,尚洪迁的手段根本不软,只是不似史、刘那般狠戾过火罢了,有犯法之军校,依军法处置而不容情。

还是那句话,在这个虎狼横行的时代,能自军中打拼到将帅高位,哪有全凭运气的。纵使尚洪迁能才不足,“与世无争”,又岂能将之纯粹地当个“老实人”看待?

在禁帅之职花落有家之时,虚悬了许久的开封府尹,刘承祐已议定了人选。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人,被他养在东京参议朝政的卢国公侯益。

刘承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