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3:赎罪/忍耐(1 / 2)

加入书签

“我为他那么早辞去生命而惋惜,”邱叙平淡看了眼窗外,眼睫交接,“毕竟最终传到我耳朵里的说法是,他死前在和梁纾禾吵架。他为爱情而死,而非畏惧生的痛苦而死,这是一种骑士般的荣誉。”

“……”

李青燃表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好。

介于一种快要把有点冒犯边途的邱叙丢出咖啡馆的样子。

考虑到要确认的东西没确认完,于是寡言的邱叙开口了,“我记得,他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表过一小段长文。说,爱情是一种他从来未知的物质。它很难被量化,被测量。那段话的最后,他说,他愿意背上爱情和爱人的人期待,借此来独孤一战。”

李青燃眯了下眼睫,试图从里面找到一丝以邱叙这么个立场,说出这种带褒扬意味话里一丝弯折的春秋轨迹。

然而他说话有点文邹邹。却有点对他即将揭露过去真相的而看透一般的诡异洞见。那种洞察力并不来自一个极度内向的书呆子,也并非阅历铸就。

而是一种划破时间空间的远见。

李青燃笑着问邱叙,“一个他,一个你,你们理论派是这样吗?现实里一场恋爱不谈,盯着情爱的目光始终不曾移开。一旦开始谈,一场恋爱就必定要和生死联系起来。”

李青燃自己清楚自己在嘲笑邱叙,毕竟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岭之花邱叙,李青燃中学时期就有意识经营社会关系,当然少不了要应付或去探寻这些情情爱爱。

他和游鸿钰总能时刻保持在一个游刃有余的状态。

邱叙自如地回,“你们实践派是这样?情史比字典厚,到头来一个比一个薄情缺德。”

李青燃也不生气,他甚至开心,因为从邱叙的话里,彻底坐实,邱叙这个洁癖还有点道德洁癖。

游鸿钰可不是这种人,不然她可不会在墓园上对他笑。

李青燃经过仰视俯察,终于拿出一颗棋子:仍然是最径直的卒。

先手的第一着总是可以随意发挥。

想到邱叙即将要听到的,自己想听的,其实他那谈了三四个月的女朋友的过去,可能稍显奇妙,只要他这个讲述者根据现实稍加渲染。李青燃甚至一点心理负担没有,毕竟游鸿钰曾经就是那么对病重中精神脆弱的边途那么做的,八年以后今天,边途的死亡被人讨论千百遍,人人都对他的死亡笑谑一遍。

现在李青燃摆起这盘象棋,第一次对弈的人是游鸿钰,李青燃甚至觉得自己不是为了边途。

李青燃悄无声息地,食指中指夹着圆木块,落子。

看向邱叙,道德洁癖的邱叙,甚至要“自证清白”一样和一个误解自己的人解释,“薄情?人生已经够无趣和苦,谈个恋爱何必徒增烦恼、相互折磨?有这心力,倒不如早点分手去写情歌。一了绝痛苦,二能发展事业。倘若不愿,我只能想到,不想治疗的病人才是真的生病了。八年前,他在社交媒体公开发这段小长文之后,我其实有点小震惊。我的反应是,他和梁纾禾之间又发生了点什么,他展现出一种……嗯,有点献祭的姿态。因为那时候,他经常和梁纾禾吵架。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小吵,中间的一点柔情蜜意目光里只有对方。眼里只有对方。

于是我告诉他:‘知道你很喜欢梁,可恋爱不是让人快乐的吗?’

他说,‘不,李青燃,我现在很快乐。’

出于尊敬,我开始试图理解他。也渐渐理解一点,我感觉他的“爱情”是沉重的——直到高三那年的初冬,在万达广场旁边33层的写字楼下,那片街角的水泥地上,我远远看着他,

在此之后,如果我想到他,我鼻子里就会闻到那种初冬湿冷的风气裹着鲜血的味道。”

看到对面的一个男人对他这种细腻形容而面容不动,李青燃忽然解释,“因为我在现场一直站得很远,那股味道还是顺着风到了鼻子里。”

其实李青燃非常清楚,那是种绝望的气味。

最近在学调酒的李青燃甚至觉得,那是一种他手上苦味的单宁氛或是植物根茎没调好,在他一个人站在吧台边喝一口对比斟酌苦味时,苦味酒总是难调,然后他看见边途手上那杯蒸腾出了氰化物的味道。

“梁纾禾呢?你恨她?”邱叙斟酌着,问。

李青燃看着他,忽然愣了愣。最后他摇摇头,“如果,只有他和梁纾禾的爱情,我尚且可以梳理,”他忽然抬头,眼梢绷劲,眼睛直视邱叙,“他俩之间,还有一个游鸿钰。”

邱叙陷入短暂思考。在李青燃说话的表达,适时地步入话题,“我想,游鸿钰,不是加入他们的恋爱关系,三人一起恋爱的那种。”

邱叙这话非常顺畅地讲出来,这话他怎么能说出来?!

就好像游鸿钰真和他俩一起暧昧过,那他都也能接受一样。

这个诡异的想法冒出来时,李青燃被自己吓一跳。

怎么可能呢。对,邱叙不是这种人。这种离谱事,李青燃只在他一个娇小漂亮的女生朋友那里见到,她两个前后任换着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