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4 挺过来了(1 / 2)

加入书签

饥饿的老鼠绕着炕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

陈三娘面黄肌瘦,脸无二两肉,笑着说:“雪儿,咱们挺过来了。”

白雪应了一声。

大雨过后的第三天,烈日再次升在了高空,让八月的天空充满着潮湿的炙热。

也由于有这样的潮湿和炙热,野菜一夜之间钻出来,久违了的蘑菇冒出来,就连陈永生嫁接的木耳段也长出了新木耳,带的绑着的树上都是新长的木耳,密密麻麻爬满了树。

这样的一座小山孕育着新的生机,一起喝过粥的百姓开始上山,四处寻找着山上的野菜蘑菇。

百姓高兴不已,采了蘑菇都送到白雪家,陈永生也会把晾晒过的木耳拿过来。

白雪也没辜负他们的期望,一天一顿蘑菇粥,一顿蘑菇汤,而且不管粥还是汤,里边都是泛着油花,在拌上木耳小咸菜,好吃又利口。

这样的一粥一汤一咸菜或是野菜,居然坚持到了秋收时间。

很多人纳闷,这粥怎么能熬这么长的时间?

只有白雪知道,除了她家偷偷添了米,还有徐家、村长家也都在添了米。

白雪没在拿兔子去换粮,秋收的那些天她熬的是兔肉粥,百姓成片儿的收着地,不论是谁家的,打了粮各家归各家。

白家不断的收到了各户人家送来的粮,村长那早就规定好每家还多少粮,绝不让她的兔子白死。

百姓不怕苦,粮食少,喝粥也能熬过去,只要给点野菜就能坚强的活下去。

他们就怕一点希望都没有。

杨柳村戒备的很严,壮年们成群的巡视四周,防止的是山贼盗匪入村儿。

听说附近的几个村庄被血洗,尸横遍野,十室九空,死相惨不忍睹。

眼下杨柳村丰收入库,不得不防,挨饿的滋味谁都知道不好受,所以轮流看守着村庄也尽职,一直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来,直到今天有个面黄肌瘦的人突然闯进了村子。

徐老大今天带人值守,看着衣衫褴褛的人,问道:“你们是借过村庄吗?如果是,我可以派人直接送你出村。”

来人摇头:“我是你们村长的旧相识。我是上河村儿的,来求你们村长。”

几个人一听,相互看了看,“听说上河村遇了劫匪,已经……”

“全村覆灭是么?我侥幸活了下来。”这个人笑了笑,但是笑得比哭都难看。

徐大哥是个心软的汉子,对于有求于村长的事情也做不了主,于是去找了村长。

村长看到这个人,不可置信地拉着他的手,“于大哥,你怎么来了?”

上河村到杨柳村,途经六七个村庄,沿途二三百里的路程,这人明显是走着来的,因为脚下的鞋已经破的不成个样子。一看到村长周同是老泪纵横,“周兄弟,我还能见着你。”

村长也感叹,“好多年没见,你发生了什么?”

来人摇头,哽咽的说不出个话。

村长热泪盈眶,年轻时两个人当过大头兵,有过生死的情谊。后来国家没有了战乱放他们回来,书信往来停止在三个月前,但是已经是几十年没见。

他们感动的不止于多年不见,有着更大的伤感。

老于道:“周兄弟,我不远百里来找你是求你帮个忙,无论如何你不要拒绝。”

村长不知如何回复,想着他们村子刚刚挺过来,回头还得应付税收,如果是个人的问题好解决,如果牵扯整个村子他难答应。

老于到底看出了他的想法,说:“我不是来借粮的,我们的村里虽然收成不好,但是今年还有余粮。”

“那是什么事?”村长问,他和老于私交很好,若是私人他肯定会帮忙。

“周兄弟,我看着你村子里的人不少,能否借我几个壮汉出来掩埋尸体。附近的几个村子没多少人,就你这看着还好,所以我来借人埋尸。”老于抹了把湿润的眼睛,说:“咱们都在战场上待过,知道尸体不掩埋容易有严重后果的。”

村长慎重的点头,道:“我这村里的人,不少都是来自别的村,挨饿的时候也没顾得上,该帮这个忙。”

老于感激不尽,说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十室九空,易子而食。

“不是说有强盗吗?”

“哪里是什么土匪进村,完全是挨饿的村民四处找吃的,最后被饿疯……”老于惨然一笑。说的事让人骇然,杨柳村如果不是解决了挨饿的事情,那么今日也要落到被收尸的地步。

徐老大他们听着老于讲,从几个人听着,到几十人听着,一直从天明听到了天黑,周边村子的消息也就传到了各家,

杨柳村是后来组建的村,逃荒逃兵役等等原因,渐渐人口多起,被朝廷承认,但大家和其他村庄也是关系很密切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

老于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