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六十五章因果法则(1 / 2)

加入书签

什么是因果?

在这一年里,这是宁信思考最多的问题。

他看着自己在白纸上写下的因果二字,眼里露出沉思。

因果,就像是一根根锁链,将无数事情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它很深奥,也很肤浅,上到修士,下到凡人,每个人都逃不过因果关系。

往日的因,造成来日的果。

因为有前人栽树,所以才有后人乘凉,这便是一种因果关系。

再比如说,宁信在一年前从种下了一颗枇杷树,如今已经亭亭如盖,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

因果,仿佛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一种最粗浅的因果关系。

宁信一边想着,一边抬起头看向街上,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肩上正扛着几头野兔尸体,从街边走过。

这少年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整个人充满了阳光开朗的气息,他朝着宁信笑着打了个招呼,露出洁白的八颗牙齿。

“宁老爷子,今天铺子里生意怎么样啊?”

宁信闻言,笑着回道:“还成。二伢子,你又给你爹打野味了?”

这少年闻言,乐呵呵的回道:“宁老爷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俺爹就好这一口。”

一边说着,他便一边远去,消失在了长街上。

宁信收回目光,眼里思索之色更重。

这名少年叫做二伢子,家境贫穷,在这葫芦镇里连一亩田地都没有,平日里就靠在大山打些野兔野鸡赚钱,聊以生计。

去年春分时候,他从学堂里退了学,而与他同班的一名少年,则是在春闺大考中考上了童生,在夏分的时候,又考上了秀才,据说在前几日举行的会试上,那少年又考上了举人。

两人的命运,在春分的时候,同时开始了一个转折,今后的命运,也将截然不同。

二伢子人生几乎已经注定,以后肯定是重新走他爹的老路,为了生计一生奔波劳碌。

而另外一名考中举人的少年,则定是前途一片光明,飞黄腾达。

因为二伢子家境不好,必须要替家里分担压力,无暇他顾,所以就会分心学业,直到退出学堂。

因为他退出学堂,所以没了这条能够改变命运的道路,他就只能庸庸碌碌,堕于平凡。

而另外那名考上了举人的少年,因为家境充实优渥,所以能将所有心思全部放在学业上,因为他在学业上的专心努力,所以就会取得好成绩,人生之路愈发平坦。

这,仿佛又是一种因果关系。

例如十岁的你,贪玩调皮,不学无术,就注定了二十岁的你学业无成,技不如人。

而二十岁的你学业无成,技不如人,又注定了三十岁的你碌碌无为,普通平凡。

而三十岁碌碌无为的你,又造成你四十岁的窝囊无能,悔不当初。

仿佛,这就是因果。

今日你做的事,将决定明日的你会是怎样。

你今年种下了一颗果树,明年就能收获果子。

你今天平凡懒惰,便注定了明日的碌碌无为。

随着宁信的思索,他眼中的明悟之色,愈发清晰明了起来。

对,这是因果,但这因果,并非又不能打破。

如果宁信收那二伢子为徒,那么,这二伢子便会一飞冲天,一生成就远超那考得举人的少年。

如果那少年,遭人嫉恨,横生意外,一切的飞黄腾达,光明前途,也将化作乌有。

因果,它是能够改变扭曲的。

就在宁信思索的时候,他耳边忽然响起一道大嗓门的声音。

“喂,老头,这画怎么卖?”

宁信皱了皱眉,抬头看去,只见一名背负巨大陌刀,一身江湖打扮的壮汉,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他画的一幅乡间炊烟图问道。

“不卖。”

宁信皱了皱眉,面无表情回道。

“多少啥?不卖?”

那壮汉闻言一愣,一下没太反应过劳,过了半晌,才匪夷所思的问道:“你一个开画铺的不卖画,那你开画铺干啥?”

宁信闻言淡淡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老夫卖不卖画,自然由老夫决定,与你有甚关系?”

那壮汉挠了挠头,倒是没生气,反而笑道:“你这老头,性子倒是有些古怪,你当真不卖?十两银子也不卖?”

“不卖。”

宁信回了一句之后,便懒得再多说,起身开始收拾画板,准备关门谢客。

“你这老头,开画铺不卖画,不就和开饭店不卖饭,开面馆不卖面一样不讲道理么?”那壮汉摇了摇头,表情古怪的嘀咕一声。

他见宁信果真开始收起店门,想了想喊道:

“喂,老头,今天你遇上我算你福气,我就好心跟你说一句,在这葫芦镇前方几十里地啊,据说出了头神通广大的树妖,那头树妖生性残暴,爱喜人血,已经有不少江湖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