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大隋第一忽悠(1 / 2)

加入书签

伸手一拍自己面前的桌子,秦风开口问道:“这东西,之前你可曾见过?”

“没有。”

杨广老实的摇头,虽说是辩论,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他杨广还不屑于胡说。

“比以前的小案和胡床如何?”

“舒服。”

“那以前为何没有?”

“这”杨广有些犹豫地看了秦风一眼,咬牙道:“子玉兄,我说出来你莫生气,这东西其实也没多难”

“是没多难。”秦风笑道:“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舒服的东西,为何之前就是没人想到要做一个?”

杨广无语了,隔行如隔山,他又没当过工匠,这东西他怎么知道?

“这些暂且不说。”秦风笑道:“轩辕皇帝发明指南车,使得我们能够分清东南西北,燧人氏钻木取火,让我们不再茹毛饮血,和野兽彻底区分开来,嫘祖养蚕织布,使得人们有衣可穿,无需再围一圈树叶,和猿猴无异,他们可低贱?”

杨广有些肝疼,他总算明白当日第一次见秦风时,那些书生是什么感受了。他面前这位不拿皇帝、皇后说事了,直接就是黄帝、嫘祖,他敢说一句不好,明天杨坚就能活剥了他。

“或许你说这些太过久远,那我们便来说说近的。”秦风随手拿起一本书,继续道:“两汉是用竹简,那东西皇室应该有,你也应该见过,笨重不说,一卷竹简还写不了几个字,一部论语少说也得几十卷竹简才能记载完,可现在,只需这小小的一本书便可。”

“能让天下有志之士都能读书写字,这是不是功劳,比秦皇一扫六合,比汉武北逐匈奴,孰重孰轻?”

这个比较,不好做,毕竟不是一回事,一个是文教,一个是战功,怎么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但杨广也不得不承认,这造纸确实是一件极为有用的事。

“子玉兄,造纸不过就这么一件,不可能时时都有,但帝王却不可获或缺。”

“是吗?”秦风笑道:“你眼中匠人值得称道的就只有造纸?”

杨广有些不服气道:“还有什么能和造纸相提并论?”

“笔墨纸砚,少哪一个你能书写?圣人纵然满腹经纶,可他的理论,不记下来又有何用?”

“还有,秦时全国多少人口,汉时多少人口,晋时多少人口,如今大隋如果加上南陈的话,有多少人口?”

杨广苦笑道:“子玉兄,这事得去宫中仔细查阅,否则小弟可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不需要准确。”秦风摇头道:“你只回答我,人口是不是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什么?”

回想片刻,杨广肯定道:“确实是越来越多,至于为什么难道和匠人有关?”

“没错!”秦风重重把头一点,道:“上古时刀耕火种,点火烧一片荒地,然后把种子撒下去就完了。后来有了青铜农具,如今是铁农具,还会施肥,这亩产高了,能养活的人自然就多。可这改良农具,知道施肥能让亩产增多的,是哪位皇帝,或者哪朝的名相?”

“这且是对普通百姓,对大军来说,匠人同样重要无比。我汉人天生便不善骑射,但马镫、马掌的出现却弥补了这个不足。”

“就算如此,我汉人的骑兵依旧无法与胡虏相比,但强盛如匈奴、鲜卑,包括如今的突厥,可能尽数攻下汉境,建立王朝?”

杨广脸色有些不自然道:“子玉兄,难道这也是匠人的功劳?”

秦风点点头,道:“没错,上古先祖用石制兵器狩猎,夏商周秦青铜器独步天下,如今用铁和钢来锻造兵刃、铠甲,对付胡虏的轻骑,最有效的除了骑兵之外,就是弓弩,这弓弩是何人所创,难道是凭空掉下来的?”

“北疆屹立千年的长城,一座座坚固的要塞,甚至包括你坐的马车,住的屋宇,睡的床榻,吃饭用的碗筷,哪一个不是匠人造出来的?”

“没有这些匠人,难道让文武百官坐在荒地上处理国家大事,商贾赚来钱财,睡在银子上,农人拿双手刨地吗?”

一个个问题让杨广哑口无言,最后他竟然有些惊骇的发现,如果没有匠人的话,他还真是寸步难行。

这些东西,他平时都不曾在意,自然而然认为它们本就该存在,可经过秦风这么一说,他却觉得有些不简单。

不等他开口,秦风拿出一个经过他改良的单筒望远镜扔给杨广,随意道:“拿着这东西,朝外面看看。”

说是改良,其实就是把原本的望远镜拆了,然后在上面套一个木筒,让这东西看起来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罢了。

杨广不认识这东西,但出于对秦风的信任,他还是按照秦风的吩咐,把望远镜放在了眼前,然后朝外面看去。

“子玉兄,这东西有什么用,什么都看不清啊。”

“不可能!”

秦风有些慌了,难道被他改出了毛病?

不可能啊,在做好之后,他可是试验过的,明明没有任何问题,否则他也不可能把这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