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1 / 2)

加入书签

皇城宽敞的宫殿之中,角落里摆放着四只大火盆,里面的木炭尽情地燃烧着,却没有一点烟火气产生,默默地温暖着整座大殿。

杨坚放下最后一本奏折,活动活动筋骨,看向始终伺候在一旁的内侍太监大总管刘哲明,问道:“太子如今在做什么?”

作为内侍太监大总管,这座皇城可以说都得在刘哲明的注视之下,否则皇帝若是问起什么来,他不知道的话,那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宫里是必须要人伺候的,所以太监和宫女都必不可少,但在隋朝当太监可不是什么好职业,至少比三国十常侍,比大唐高力士,比明朝刘瑾、魏忠贤来说,隋朝的太监是悲催的。

不知道杨坚是不是吸取了汉朝宦官干政的教训,他对于太监的使用一直很小心,绝不干涉政事是必须的,甚至连提都不许提,其他宫内的事,太监们也基本不能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只能尽量实事求是的来诉说,不能掺杂私货。

再加上宫中还有一个不比皇帝弱势分毫的皇后,隋朝的太监基本上可以算是各朝各代同行中最为苦逼的。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今日应该在东宫宴请臣属。”

刘哲明很不想开这个口,毕竟一边是皇帝,另一边是未来的皇帝,得罪哪个都没好处,可他又不能说假话,犹豫半晌之后,还是艰难地把实情说了出来。

果不其然,杨坚听到这话,两条浓眉顿时就皱了起来。

老子在这费尽心力批改奏折,你个兔崽子花天酒地,凭什么?

作为皇帝,杨坚大概也是最苦逼的那几个之一。这和他的天性有关,他崇尚节俭,从不铺张浪费,能做到这一点的皇帝不多,但总算还有那么几个。

但杨坚的另一个特点却可以算是皇帝之最——临幸嫔妃最少的皇帝。

严格来说,杨坚是一个妻管严,独孤皇后很强势,杨坚作为皇帝,后宫有六十个嫔妃,这在皇帝同行里不算多,但也不少,问题是,这六十个嫔妃,杨坚基本一个都没临幸过。

孤独皇后善妒那是出了名的,这年头不光皇帝,就连大臣纳妾也得小心翼翼,否则皇后那里可不好交代。所以杨坚的几个子女都是和独孤皇后所生,没有一个是和别的女人生的。

“晋王呢?”

杨坚有五个儿子,如今年纪大一点,能够干点正事的就杨勇和杨广两个,既然太子已经让他失望,做父亲的不免关心起他的二儿子来。

刘哲明愣住了,要知道杨坚平日里从来不会询问杨广的动向,他自然也就没什么准备,此刻被问起,冷汗顿时从额头上滴落下来。

“启启禀陛下,臣不知。”

“朕要你何用?”

一句话,让刘哲明顿时战战兢兢地伏跪在地。

杨坚没好气道:“跪下作甚,命人去查查。”

“遵命。”

转头吩咐两句,一名小内侍快步跑出大殿,片刻之后,又垂首进来,高声道:“陛下,晋王殿下如今在太学。”

御座上的皇帝抬起头来,冷冰冰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笑容。

“晋王在太学做什么?难道是讨教学问吗?”

杨坚是皇帝不错,但他还是一个父亲,哪家的父亲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进呢?

这时候,杨坚似乎想起了那个被自己遗忘多时儿子,难得的关切起来。

皇帝的话很温和,可小内侍的额头上却出了一层细汗。

“陛下,晋王在太学翻找了半天,说是找什么资料,后来又去了民部。”

“让他来,朕倒要看看,这小子在搞些什么。”

小太监去了,杨坚缓缓起身,走下台阶,然后活动着双腿。

他感觉自己膝盖的地方有些酸痛,尤其是在阴雨的时候更为明显,而且他也清楚,这是早年奔波,戎马生涯留下的后遗症。

刘哲明小心翼翼地跟在杨坚的身后,躲过一劫的他松了一口气,可对让自己出丑的杨广却不免怨恨起来。

没错,在他的心中,让他出丑,甚至差点丢了官职的罪魁祸首就是杨广,杨坚他是万万不敢怪罪的,太子他得罪不起,但一个不受宠的晋王,有什么可怕的吗?

微微酝酿了一下情绪,刘哲明仿佛不经意间开口道:“陛下,臣听说晋王殿下每日清晨都要去秦府消磨,想那秦风不过一介罪官之子,臣斗胆”

话没说完,语气也很平静,但其中的意味却十分值得深思。而且这事也不算什么朝政,最多只是皇帝的家事罢了,不用担心会犯什么忌讳。

杨坚仿佛根本没听到刘哲明的话,他就站在门外,看着渐渐走来的杨广,脸上逐渐升起一丝的笑意。

不论怎么说,他这个儿子没有花天酒地,没有为非作歹,再加上杨广不是太子,杨坚不会对他有那么高的要求,如今杨广愿意学一些东西,哪怕只是杂学,他也是乐于见到的。

“父皇。”

看到杨坚等在门外,杨广连忙一路小跑着过来,气喘吁吁道:“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