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心难测(1 / 2)

加入书签

“少爷,人心难测啊!”

对于赵辟易的人品,秦朗表达了担忧,这倒不是秦朗看不起赵辟易,而是长时间的接触下来,对赵辟易的性格十分了解。秦风让这厮来写捷报,保不准出现什么他赵辟易一骑当千,斩落敌军无数,吓得敌军屁滚尿流的东西。

秦风伸手指了指隔壁霍知暂时居住的房子,没有说话,但秦朗却恍然大悟了。

作为监军,霍知同样要写一份奏报递上去,而且这份奏报和赵辟易的不同,赵辟易这份要先送到晋王杨广的手中,然后转交兵部,如果兵部觉得有必要,那才会递到皇帝的手中。

但霍知却可以绕开前面的一切环节,给皇帝直接上书,谁都没资格阻拦。

如果赵辟易和霍知奏报中的内容不一样的话

果然,出于谨慎起见,醒来之后的霍知先是着手写完了自己那份奏报,提出要看看赵辟易这个不在现场的家伙写出来的会是什么玩意。

赵辟易根本不敢拒绝,随后被霍知把脸打得啪啪响。

“坐镇大营,没有经历任何战事怎么就成了临危受命?”

“这是大捷的奏报,怎得大部分都与战事无关,反而在说旧营如何?”

霍知指着赵辟易那份奏报,满脸的冷笑。

作为一个内侍,他很清楚,此战之后,秦风的地位将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时候别说实事求是,就算跪舔秦风都是理所当然的,他自然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更不怕得罪赵辟易这个没有功劳的家伙。

赵辟易满头大汗的偷偷瞥了一眼秦风,连忙语无伦次地解释道:“末将疏忽,这是末将疏忽了,末将马上重新写,马上”

霍知得意地看了一眼秦风,秦风却只是微笑着颔首表示感谢,并没有苛责,甚至惩戒赵辟易。

是人都有私心,赵辟易在奏报之中给自己找点存在感不是什么大事,同样也在秦风的预料之中,只要他没有篡改此战的走势和结果,更没有拿他自己取代秦风,甚至贬低秦风来抬高他自己,那这事就不值当深究。

毕竟不说霍知这个正儿八经的监军,就说杨义臣这个杨坚的干孙子还在,秦风就不相信他会不给杨坚呈上一份奏报。

更别说三千将士中有多少是别人的眼睛,至少皇帝肯定会派出他的人,另外鹰扬卫想来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至于其他人有没有安插人手,那秦风就说不好了。

看着赵辟易拿笔的右手不住颤抖,脸上冷汗滚滚而落,秦风便笑道:“咱们这里没有问题是好事,据我估计,发出去的绝对不会只有这两份奏报。”

听到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霍知只是微笑,反正他是照实写的,无所谓,而赵辟易却面色大变,全身都在颤抖。

秦风穿越后的第二个新年安稳的过去了,不过和第一年的热热闹闹相比,今年虽然不算冷清,但无疑要艰苦不少。

将士们思乡的情绪也很重,不过在秦风好酒好肉的招呼之下,总算缓解了一些,而且晋王殿下亲自率军从寿春出发的消息同样给这些孤悬大江南岸的将士们打下了一针强心剂。

过年之后,江南的天气便有回暖的趋势,虽然不敢说是春回大地,但至少积雪已经开始了消融。

就在这个时候,几匹快马朝着江阳县的南门狂奔而来,背上插着的小旗让江南看守城门的士卒根本不敢阻拦。

“捷报!”

一声大喝之后,看守城门的士卒赶紧闪开,看着径直冲进城门的骑士,不禁疑惑道:“听说晋王殿下刚刚率军离开寿春,这是哪来的捷报?”

“老子哪知道去?”当初得罪过秦风的那个旅帅打了一个哈欠,懒洋洋道:“不管是哪的捷报,都跟咱们没有一点关系,难不成你小子还想去分润一点功劳不成?”

“捷报?”

罗厉已经得到了晋王率领大军即将赶到的消息,所以最近很是忙碌,每日除了忙着操练将士以后就是在巡视城防,生怕给杨广留下一丁点收拾自己的借口。

“哪里来的”

“捷报!我晋王亲随军歼灭敌骑千余!”

“捷报!我晋王亲随军歼灭敌骑千余!”

没等罗厉把话问完,就听自己的官署之外传来了数声大喝。

几名骑兵喊完之后,对守门的士卒道:“某乃晋王侍从军秦先生麾下斥候杜伏威,还请贵军给予马匹更换。”

守门的亲兵看着杜伏威那张稚嫩到不像样的脸庞,心中嫉妒,便开口问道:“果真是杀敌一千余骑?别不是杀了一群百姓吧?”

杜伏威昂首道:“若是不信,自可去大江南岸看看!”

连他娘大江都不敢过,得瑟个锤子!

亲卫被怼的满心恼怒,但想着当初自家将军对秦风的姿态,只能咬牙忍了下来,然后迁出数匹骏马交给杜伏威等人。

换好战马以后,杜伏威招呼一声,带着几名骑兵策马就走,根本没有停留的打算。

而接到胜利消息的江阳县顿时响起一片欢呼的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