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章 人生第一套房(1 / 2)

加入书签

“带来了,带来了。”徐中华连忙从皮包中拿出房产证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

真是没有想到啊,这次他赚大发了!

本来想以988元的价格卖的,结果,居然整整多卖了1000多块。

要知道这处院子已经建了好几十年了呀,他还担心没有人买,没想到这次赚大发喽!

当然,比他更高兴的是王玉莹。

看着徐中华笑得极其幸福的脸,她心里在想。

多年之后,随着房价的暴涨,不知道到时候徐中华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这是一处四合院啊!

用不了几年,这一片地方能换几座楼,估计徐中华做梦都想不到吧。

王玉莹开心地咬了一下嘴唇,带着小狼出了门,随着房东一起去办理过户手续去了。

其实,也不能说徐中华卖出的价格是多还是少,多少要有比较才知道。

关键是现在也没有几家买房的啊,没有了比较,他也不知道是多还是少,就是觉得留着也没用,两千块已经很多了。

追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1978年之前,房地产还未形成一个产业,很多人还没有听过“房地产”这个名词。

1980年,被称为中国房地产元年,这一年,国家把房地产定为商品。中国房地产正式成为一个产业。

1981年,中房集团是中国第一家房屋开发公司。

1980年-1987年:房地产诞生,房地产初登历史舞台。

而1987年也被定为中国楼市的拐点,楼市拐点的坐标定为在1987年一场不起眼的土地拍卖会上。深圳为筹钱发展特权,卖出了新中国第一幅土地,正式拉开中国房地产发展序幕。

所以,从1987年中国地产才开始真正进入商品化。

1988年-1997年,是中国房地产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十年。也是在1988年,房改正式全面试点,土地禁锢完全放开。

嗯,王玉莹在脑海里搜索着一些和房产地产有关的资料,再一次觉得自己真是穿越到了一个好时候。

她穿越到了1987年,穿越到了房改全面试点之前,这是命运对她的眷顾。

就这样买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产,这算不算是她炒的第一处房产呢?

嗯,应该算是了。

商品房这个概念在现在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

她要在房价涨之前买个10套20套的。

嘿嘿!

办完了房产过户手续后,王玉莹笑了。前途可期,不着急,有了方向就慢慢走。

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些,有了理想和目标就好走了。

理想就像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你前行的路,有了目标,只管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就好,其余的真就犯不着多想。

在县城的房子就这样买下来了,最高兴的人就是罗兰了。

之前,总感觉是租的房子,没有归属感,从今天开始,她才真正感觉自己有家了。

这种感觉,让人踏实又幸福。

买了房子之后,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罗兰脸上都是挂着笑容的。

沈亮跑了一天业务,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吃晚饭的时候,当他听说王玉莹把这处院子买下了,他很惊喜。

看向荷花问:“那以后,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县城买房子?”

荷花惊喜地连连点头,“我妹妹说可以的,她还说,让我有了钱多买几套呢。”

沈亮听了,看向王玉莹,“貌似现在卖房子的不多,去哪里买呀?”

王玉莹笑,“不着急,等呗,慢慢碰,见到合适的就买下呗,反正我姐一直梦想城市的生活,等买了房子你们也算是在城市定居了。”

王玉莹当然不会说,楼市拐点快到了,到时候有的是先机,她只是提前给两人打了一个预防针,告诉他们只要时机一到,有钱就抓住机会去买房。

沈亮问:“那家里的房子还要建吗?”

荷花捶了他一拳头,“当然要建啊,家里没有房子,你让我回去往哪里住呀?再说生孩子的时候还要回家呢。我们都商量好了,我娘也要建房子。

你明天就回家张罗建房子的事情吧,咱家的房主和我娘家的房子一起建,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娘说要是收麦子之前能把房子建好,那就最好了,到时候回家收麦子也有地方住。”

沈亮想了想,“不是说,明天上午苏之燮帮着咱家买的家电就到了吗,那我明天等到家电一到,就回家准备建房。”

嗯?王玉莹听了,这才想起家电明天就到 了。

-

回家建房子,一去就需要一两个月。

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想到要回家建房子,沈亮有些舍不得离开荷花,晚上睡觉的时候,搂着媳妇就是舍不得放开。

“媳妇儿,我明天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