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4章 回京(1 / 2)

加入书签

数日后。

苏之燮和王玉莹要回京了。

和他们一起离开小安村的,还有众多的小安村村民。

春耕过后,南方那边房地产开发项目也要动工了。

苏之燮安排好了一切,看着农民工们登上了南下的列车之后,他才和王玉莹一起安心返京。

这次和他们一起去北京的,除了东子和阿晨之外,还有罗兰荷花沈亮一家几口。

玉莹个之燮是新婚,这次回京,自然要带着娘家人都去北京看看她的家。

还有,林亚茹可是一再交代,说到了那边还要举行一场婚礼。

这个时候,阳城那边的项目也陆续开始了。

沈亮因为要在北京逗留几日。

所以那边的队伍,暂时由沈杰带领。

沈杰带着媳妇刘秀芳一起,和大柱子二柱子他们,坐上了开往阳城的列车,踏上了新一年的旅程。

如果说,去年离开小安村的农民工,揭开了80年代打工潮的序幕。

而这一次大批农民工的离开,彻底打破了农民工离不开土地的旧思维,将80年代打工的浪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从此后,农民工不再是以单纯的依靠土地生活,不再过着每天必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日子。

新一代的农民,依靠外出打工,渐渐脱离了贫困,走向了崭新的生活。

甚至许多年以后,赚了钱的农民工,许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

过上了城市的生活。

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渐渐缩小。

老百姓的生活,越发富裕。

王玉莹依靠自己的实力与聪明才智,带着乡亲们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

在村民们的心里,也渐渐的成了一个口碑。

成为了让村民们尊重敬仰的,80年代新一代的女强人。

而这一切,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回京后的王玉莹,开始致力于自己的另一个梦想——太阳能光伏事业。

这次回到了北京,也就到了开学的时间。

原本婆家人计划着,要在北京为他们举行一场隆重婚礼的计划,被王玉莹取消了。

王玉莹说:暂时还是不要再举行婚礼了。

一来,她还是个学生,今年才刚满17岁,还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如果大张旗鼓地举行婚礼,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还有就是,北京的苏家在北京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举行婚礼,定会惊动一些媒体电视台。

到时候如果媒体大肆报道,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王玉莹现在还是个学生,她并不想大张旗鼓的操办婚事。

她说还是等等吧,要是苏家人实在想办一个隆重的婚礼,那就等她大学毕业之后,再把这场婚礼补上。

苏之燮是苏家唯一的儿子。

又是恒远集团的总裁。

不办一场盛大的婚礼,对于苏家人来说表示很遗憾。

但是后来,在王玉莹的一再坚持下,苏之燮听从了媳妇的建议。

劝说家人,在北京办婚礼的事就等等吧,等到王玉莹毕业以后再补办。

到了后来,苏家人也只好同意了。

虽然婚礼的事先不办了,那么就找一家大酒店,先请至亲亲属坐一坐吧。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

罗兰等人随着玉莹来到北京的时候,已是下午。

他们先是到了林亚茹家坐一坐,随后就去了闺女的新婚别墅。

如果说一家几口人,在最初到林亚茹家时,已经看到了苏家人的实力之后。

那么接下来,当他们看到闺女家别墅的那一刻。

一家人都震惊了!

就感觉着哪里是人住的地方,分明像是进了皇宫一样。

富丽堂皇的,让人难以置信。

一共5层楼的豪华别墅,里面是旋转楼梯,大理石地面……

院子里还有花园,花园里假山瀑布,百花盛开,甚至,在花园的池子里,还养着一条条金鱼。

小招娣在看到那一条条金鱼时,喜欢得不得了。

到了花园里,就不爱走了。

而新婚别墅里面的奢华装修,罗兰与荷花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在刚一走到宽敞大厅的时候,程亮的地砖,一时间,让母女俩个,脚都不敢放下是,生怕弄脏了地面。

也在这一瞬间,他们才感觉到巨大的贫富差距。

也为玉莹能嫁人这等豪门,自豪不已。

一家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聊天的时候,荷花仰头看着头顶奢华水晶头,连连惊叹。

“有钱人的世界,就是不一样啊!我妹妹她,真的是嫁入豪门了!”

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见这么豪华的住宅。

罗兰有些拘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