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4章 留守一个时代的缩影(1 / 2)

加入书签

安国强挨着桌子坐在床头一角,他剥了一根香蕉,咬了一口。

嗯,就觉得这香蕉真好吃!

真甜!

要说,玉莹这孩子可真懂事,一下子送来一箱子香蕉,明天回家,他得带点回家给老婆孙子们都尝尝。

在农村家里,平时谁舍得买香蕉吃,贼贵的!

想那老王头,更是吃不上,想到了老王头,安国强决定也给他带一串回去让他尝尝鲜!

安国强一口气吃掉了一大根,一边吃一边看向王玉莹。

“不行了,待不住了!我这已经离开家好几天了,现在家里三个孩子,我担心你安大娘个人带不了!”

“你知道我那几个孙子孙女多淘气,一眼看不见就能和村里的小孩子们打起来,我要是不在家,你大娘一个人还真是管不了他们的。”

大柱子和凤英坐在对面椅子上,听到父亲怎么说,两口子对视了一眼,一起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大柱子说:“特别是我家老大,七八岁的男孩呢,刚到了连狗都讨厌的年龄,是不好管。”

“俺娘在家,一个人要带着仨孩子,确实不容易!”

说是,他扭头看向玉莹和苏之燮,“所以苏总王总你们就不要留俺大了,家里孩子多,不回去是真不放心。”

苏之燮挨着安国强坐在床沿边。

王玉莹挨着苏之燮坐着。

刘秀芳坐在王玉莹旁边。

听大柱子这么说,王玉莹表示理解。

是的,别说是一个老人带着三个孩子困难,就是等安国强回去,老两口带着三个孩子也不容易啊!

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随着八十年代打工潮的兴起,随着大批大批的年轻人离开家园,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就成了这个年代的一个缩影。

这才只是一个开始,以后,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这种大潮会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到时候,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就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即便是她王玉莹不从老家招工,那用不了多久,老家的农民工也会纷纷离开家园,去被的地方打工。

而她王玉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把企业做大做强,让跟着她的农民工都富起来。

到时候,等他们都有了钱,就可以把孩子和老人接到身边来。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真的可怜,王玉莹是不希望以后她工厂里的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在条件还不允许,等到条件成熟,等到工厂里工人们多起来之前,王玉莹甚至想好了,到时候,可以建一家职工幼儿园。

那样的话,就可以帮助工人们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她现在也只是想想而已,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给工人培训,然后争取尽快投入生产。

说到了孩子,大伙就打开了话匣子。

听到大柱子在讲他儿子淘气,刘秀芳也开口笑道:“是的呀,别说你们家是个淘气的小子,就我家妞妞,也快满七周岁了,照样淘气。”

“我在家的时候她就一点也不老实,上树捉鸟,下河摸鱼,和男孩子一样不好管!”

“哈哈哈。”

说到自己家孩子,几位家长脸上都洋溢着笑。

王玉莹说:“成吧,那都这么说了,安大爷我也就不留你了,明天你尽管放心回去好了,你儿子儿媳妇在我这里,你尽管放心,我保证为你照顾好他们。”

苏之燮也点头,“放心吧,安大爷,到了我们家工厂就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别的我也不敢保证,但我能保证一件事,就是来到我们工厂的人,等到过年回去的时候,腰包肯定都能鼓起来。”

一句腰包都能鼓起来,引得安国强哈哈大笑起来。

大伙出来也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好,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听了苏之燮的话,安国强眼里全是笑容。

见苏之燮喜欢嗑瓜子,他抓起一把瓜子又放在苏之燮手心里,然后,他感激地轻轻拍了拍他的大手。

“我相信你和玉莹!”

“之燮,你和玉莹好好干,我可把全村人的命运都交到你和玉莹手上了,只有你们成功了,咱们小安村的村民才能跟着富起来!”

“安大爷也不求别的,只要你们能把工厂搞起来,就是造福村民,造福社会了!”

说着,他抬头又满足地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儿子和儿媳妇。

大柱子吃胖了。

一张胖乎乎圆脸上,呵呵地笑着。

他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和媳妇凤英聊着天。

他手里抓了一把瓜子,拿着瓜子的手伸到媳妇面前。

每一回,凤英都是吃完了又从他手里抓,然后把瓜子皮顺手又塞到大柱子另一只手上。

大柱子就笑眯眯地接过瓜子皮,弯腰丢在在旁边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