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五章 诱供藏粮处(1 / 2)

加入书签

一长三短,鼓声响了三通,随即外头有人痛声大呼:

“青天大老爷啊!开开门放粮吧!咱们忍了两天,没米下锅,就要饿死了啊!”

痛呼一声高过一声,一阵高过一阵。一声之后又更多人加入,从孱弱到高亢,由凌乱至整齐,字字泣血,句句带泪,万民痛哭,也不过如此了。

言照清听了一阵,回头看阿弥。

“若是你们的穆先生在,这样的情况,可会开仓放粮?”

阿弥看着他,他的眼光之中有清冷,有鄙夷,带着些置气的笃定,笃定李穆川在这种情况下也还死扣着存粮不放,为了成就他所谓的“大局”,哪怕这“大局”会导致伏尸千里、饿殍遍地。

这就是废太子党这几年在李朝所行之事——煽动不知情的愚昧百姓,将他们当做“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骨”,为了他们的利益将百姓的尸体当做高山,供他们拾级而上,上到他们能同朝堂抗争的高度。

但蚍蜉纵使借高山,又怎能同大象相抗衡?

阿弥撇开眼,仔细听外头的鼓声和哭喊。

这一撇开,叫言照清觉得她是心虚了,不敢同他对视。

言照清冷笑一声,叫人出去查看和问话。

没多时,去的执金吾便回来了,觑了一眼扣在才哥儿背上的阿弥,同言照清附耳低声几句。

言照清听罢,冷哼一声,问阿弥:“外头都是你们南理城的人,大水冲了城里的粮仓,各家原本每日领的粮没处领去了,已经饿了两三日了。你倒说说看,若是你的穆先生在,该如何处置?”

阿弥抬眼瞧他一眼,又迅速垂下眼,迫使才哥儿往前走,“我要出去看看。”

才哥儿面有难色,也瞧了言照清一眼。

出去?出去看到外头的大水并没有他们说的那般夸大其词,那还要不要诱惑这只小狐狸招供了?

言照清定定看她,又是一声冷笑,“出去?你这般出去,不怕叫百姓的石头砸破脑袋?我可听说若不是你们的穆先生坚持在城中设粮仓,将各家米粮收集了,定时按量发放,这会儿也不至于大水一冲就没了往后了。”

阿弥抬眼,“粮仓牢固,比县衙的高墙还牢固,怎么可能会被水冲走?”

言照清好笑出声,“你方才说人皮鼓浮不起来,可它偏偏浮起来了,还又被敲响了,你也听到了。这会儿又说粮仓不可能会被水冲了,可它偏偏被水冲了。”

阿弥咬咬下唇,不答话。

鼓声再响,较之前有所变换,是二长三短,前后敲了三通。

言照清瞧得阿弥的神色凝重,眼中隐隐显出颓废之态。

这是废太子党的暗号,言照清自然晓得,但此刻这人在高墙之内,在县衙之中,他就断不可能叫废太子党冲进来将人抢回去。

听就听吧,敲就敲吧,她在这儿除了听人敲鼓,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各个暗道的口子这两天都被他们找出来,堵死了。高墙大门落了锁,这儿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更不必说高墙四角都有执金吾驻守,平滑的墙上又没有可供攀爬的地方。

他们在修建这个铜墙铁壁的县衙的时候,大概没想到有一日是被人从里头攻破的,也没想到他们若是丢了这个县衙,要怎么从外头攻进来吧?

才哥儿被勒得难受,拍一拍阿弥的手臂。

“哎,小狐狸姑娘,我觉得当前还是赈灾要紧。你想想看,外头这么多灾民,这才三天就已经饿得不行了,往下不得死人么?更何况,这已经算是暴动了吧?对吧,暴动。”

阿弥咬牙,一把刀举得十分费力,但若是放下,她不得被背着他的人拿捏死?

“青天大老爷啊!快开门放粮吧!”

外头的山呼一直传到内里来,这小房原本就在公堂之后,离县衙大门不远,对外头的这一阵阵痛呼听得一直十分清楚。

言照清问阿弥:“如何?你们的账簿我也瞧了,在南理城中的该还有二千石米粮。百姓都来此要粮,那二千石粮食必定就在这县衙之中,是不是?”

阿弥双唇闭紧,不出声,但面上已有挣扎神色。

才哥儿又拍一拍她手臂,“我觉得,咱们这会儿应当放下成见,大局当前,应当抗灾赈灾为先。小狐狸姑娘,你觉得呢?”

二人沉默下来,就等着她出声。

实则他们早就知道粮食藏在哪儿,这一出,只是为了撬开这只小狐狸的嘴巴。

“后院。”

果然,那小狐狸艰涩出声,十分心不甘情不愿又不得不为之的模样。

“在后院,我带你们去。”

言照清心头一松。

才哥儿面上有喜色,再拍一拍她手臂,“那你下——”

“你就这么背着我走。”

阿弥冷声打断,前一刻的不得已消失殆尽,又成了一只倔强的小狐狸。

才哥儿掂一掂她的重量,“背着你走也不难,就是这把刀——”

“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