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四章 模棱两可叫人错意(1 / 2)

加入书签

像是托孤,在城中学堂教书的先生就这么将阿弥交给了执金吾参将言照清。

大礼行完,周先生好似觉得阿弥的家人既然已经不在南理城,他作为看着阿弥长大的长辈有必要协助操持阿弥的人生大事,问言照清家中还有几口人,是要接阿弥去京城还是居住在南理城,婚期打算定在何时等等。

言照清不出声,斜乜躺在床上蹙着眉头的丫头,全由才哥儿搪塞着作答。

“等水退了,就将阿弥带到京城去了,京城太远,到时候就没法儿请各位去观礼了。先生放心,咱们言家会好好待阿弥,不会叫她委屈半分的。”

才哥儿笑嘻嘻送客。

周先生仍旧不放心,“阿弥病成这样,我要么还是让我内人来一趟。大男人粗手粗脚的,伺候人我不放心,她要是烧坏了脑子……”

“烧坏了脑子我们言大人也要!”才哥儿顺着周先生的话说,瞧见周先生惊愕的神色才顿觉不妥,轻轻扇了自己一个大嘴巴,“瞧我这张嘴!我的意思是啊,有咱们言大人在,自然不会叫阿弥烧坏了脑子的。这么深的夜,外头又是大水,嫂夫人来这儿也不安全不是?”

周先生奇怪,“这儿是县衙,怎的可能不安全?对了,怎的不见秦大人?衙役们怎的也都不见了?”

才哥儿面上便立即做些悲痛神色,“县衙出了点子事情,秦大人他……和其他衙役兄弟们……哎,一言难尽啊。”

周先生惊悸道:“莫不是秦大人为了救灾……”

周先生拉长了尾音,又立即住了口,脸色一变,同才哥儿一样悲痛。

才哥儿任由周先生在脑子里发散思维,三人见言照清被阿弥紧紧拉住了手,会心一笑,往外走。才哥儿揽着周先生的肩,将人往高墙上头带。

“这几日没有县衙中人在此坐阵,想必老哥哥心里也猜到了几分,不是什么喜事,咱们现在还不好将秦大人的事情往外说,只能闭口不言,等大水退了,将这儿的灾情上报朝廷了,才能将秦大人的事情往上报,由朝廷来公告天下。哎……秦大人,也是条汉子啊!”

才哥儿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没个波澜。回头瞧那憨憨的王二跟上了,也没有左顾右盼地四处瞧,专心盯着脚下的步子走路。

模棱两可的话叫周先生以为秦自得是为救灾、救百姓带着县衙所有人捐躯洪水之中,一时没忍住,热泪盈眶。

“秦大人谪居南理城十六年,十六年啊!心中一直装着咱们南理城所有百姓,为南理城做了多少好事、实事,叫大家伙儿都过上了好日子啊!可惜了,可惜了,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啊!”

才哥儿敷衍应了两声,想着一个废太子党羽,揣着谋逆反心,干的都是危害社稷的事情,偏安一隅、治好一方百姓也没什么好的。

“老哥哥,我这儿有件事情相托,外头的百姓还不知道秦大人的事情,现今洪水围困,若是秦大人没了的消息散播出去,这县衙都是咱们执金吾在守,恐怕百姓会想歪了,以为是我们执金吾在县衙之中做了什么事情。”虽然好像也是,但是,“流言伤人,最易撼动民心,煽动有心人士闹事,那日领粮的时候也有人居中散播谣言,导致起乱,老哥哥想必也是听说了。”

周先生义愤填膺,“何止听说过,我就在场,那几个都是好吃懒做的地痞无赖!没想到天灾没将这些人带走,竟然将秦大人他们带走了!”

才哥儿心里头好笑,暗想秦自得也不是什么大好人。

“当前时候还是一心一意救灾扛灾要紧,这也是咱们言大人今日交待我的话。我这会儿转告给老哥哥,请老哥哥暂勿将秦大人的消息外泄半分。”

周先生会意,点点头,在王二的搀扶下站上执金吾今日匆忙打造的一个自高墙往下放人的大篮子,同才哥儿有礼作揖,“大人放心,周某嘴严,这件事情只烂在我自己的肚子里。”

才哥儿笑着点头,“那成某便谢谢老哥哥了。”

执金吾将周先生往下放,趁着这个时候,才哥儿好兄弟一样一揽王二的肩,热络笑着问道:“王二小哥哥,头一日下暴雨那天,你是不是也出来打更了?”

王二警惕看着他,不说话。

才哥儿用力一拍他的肩膀,大笑,“你还记着我同你打了一顿呢?”

王二老实点头,略气闷撇开脸去。

才哥儿一捋自己的袖子,给王二看手臂上的青紫,“你瞧瞧,我从你这儿可没落到好处啊!你瞧你那身蛮劲,今天我这一身伤可全都出来了!”

回家看到娘子,还不知道怎么被那泼辣婆娘教训呢。

王二有些得意,轻轻“哼”了一声。

才哥儿见他面色稍缓,低声问道:“大雨第一夜,你出来打更了是不是?”

王二点头。

才哥儿又问:“那你是瞧着穆先生走了?他是那天晚上走的?”

王二又点头,“嗯,那天晚上走的,雨下得大,我看不清天上的时辰,打了四更。看到了穆先生,穆先生生气,我乱打,穆先生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