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三章 需施针之人(1 / 2)

加入书签

年轻的大夫皱眉,好似阿弥在扯天方夜谭,但又不觉得阿弥在撒谎。

这姑娘的眼睛干净,不会是在人命关天的大事情上开玩笑的人。

年妙春也看得出,阿弥十分紧张言照清,看着镇定,微微颤的手却泄露了她心里的紧张。

“是从多高的悬崖摔下来的,我得知道受力如何。”

阿弥道:“十来丈,比南理城的城墙高一些,高出了一半多吧,约莫十五六丈。他先是被人一掌打在了胸口的,然后是背朝下被树拦住了。他中途应该有自己尝试卸力,不然也不会刚巧叫横生的树拦住了。拦着他的都是细小的树枝,那棵树茂盛,我也跳在上头,他落地的地方没有粗壮的树枝。”

她答得清晰,不必年妙春一个个问,将年妙春想知道的都说了。

“你说他还下了水?”

阿弥点头,“没溺着,他还在水中施力推了我一把,好叫我们两个都能攀住一根大树桩。他脸上的伤就是被树皮擦出来的。他晕过,我也晕了,我醒过来的时候他还没醒,人在发热。我们在城外野地一个前朝墓里过了小半夜,他醒过,那会儿好像有些精神,后头又睡了,高烧一直没退。对了,他头上也有伤。”

年妙春皱眉点头,再把脉,看言照清埋在发里的伤,又去翻言照清的眼皮,最后将言照清胸口的衣服一扯,露出他精壮的胸膛来。

房中的女子们贪看一眼,都抽一口气,因着礼教都立即撇开视线,不敢多看。

阿弥不。

阿弥凑近了,指着上头淤青出的一个手掌印,同年妙春道:“这就是他昨天被人打出的伤,西度——”

说到这,突然住了嘴,踟蹰看向何书全。

何书全没领会到她的意思,疑惑回看她。

阿弥作罢,低咳了一声,同年妙春道:“打他的人功力深厚,一掌就将他打落悬崖。”

年妙春按压那手掌印上几处地方,听见言照清几声闷哼,道:“五脏六腑都有损伤,肺和脾都有小裂痕迹,心脉也受了损,得静养一段时日。当前他这般,我要先叫他回神来。只是我只会汤药之术,若是有懂得施针之人用针刺激穴道,引导大人移位的五脏六腑归位,那定是更好!”

阿弥便想起了医无能,也不知道医无能跟着陆汀是到了京城没有,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叫他立即过来。医无能的医术她还是信的,她见过他将其他大夫都断言救不活的人救回来,纵使人吊儿郎当了一些,医术还是可靠得很的。

阿弥又想起阿寿,阿寿出身杏林世家,医术也十分了得,他们这一路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阿寿手到病除,沿路有百姓有疑难杂症,阿寿也热心帮忙看诊,医治了不少人。

但阿寿……已经死了。

阿弥垂下眼,长叹一口气。

年妙春借着其他奴仆的帮忙,叫言照清侧了身,细心去看他背上的伤。阿弥也走不得,便被迫在那儿看,这一看才看到他被树枝戳出和拉出的血痕,布在原本就伤痕累累的身子上,看得阿弥心里一紧。

他并非没有经历过风浪的世家公子哥儿,他身上的刀痕、箭痕就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留下的厮杀痕迹。

阿弥一叹,又一叹,年妙春便拿眼瞥她。

“夫人不必担心,只要能醒过来,好生伺候,将养上些时日,大人还是能好的。”

阿弥差些被那一声“夫人”噎住,连连摆手,“不不不,我可高攀不起他言家,他可不是我夫君,大夫莫要误会了。”

年妙春垂下视线,瞧了一眼阿弥被言照清握紧的手,心中疑惑,想若不是鹣鲽情深,这郎君怎的昏迷之中还握着小娘子的手不放?

但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年妙春也不多言,多看了阿弥一眼,疾速走到房中桌旁拟写药方,交给小厮去取药、煎药。

何书全轻声问他言照清如何,可有把握?

年妙春还是先前同阿弥说的那些话一样,又道:“沁县没有会施针的大夫,不知道相邻的县城有没有。若是快马加鞭去请,或许叫这大人醒来的希望更大一些。”

何思瑶闻言,低低嘤嘤哭出声,“年大夫这意思,照清哥哥是有可能醒不过来的?”

年妙春看美人梨花带雨,终究还是不忍,撇开头,瞧见阿弥正拉着言照清的衣襟,将方才被他拉开的地方盖好回去,又拉妥了被子来盖。

床上的人侧脸迷人,在昏睡中眉头紧锁,微微咬牙忍着。他该是极疼的,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

他方才还在宴席上见过他,谈笑风生,举杯邀人,全然不像受了重伤的人。年妙春不信他那时候身上、肚里没有一处疼痛。

既然知道自己身子不适,怎的还强撑参加宴席,还饮酒?!年妙春作为一个大夫,对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向来痛恨,对言照清……

年妙春看阿弥,又看泪眼涟涟的何思瑶。

“思瑶姑娘,那并非是个良人。”

没忍住心头的话,年妙春吐露出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