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六章 等廿九那天(1 / 2)

加入书签

因都是去岷阳首府,原朗后头是如何碰巧赶上了秦志昭,又被秦志昭利用,同心协力将何书全从岷阳府的地牢里弄了出来的事情暂且不表。单说阿弥这头,当夜里单是想那女子是谁、要如何认得那女子,就头疼了一夜。

那女子虽然遮头蒙脸,据说是脸上还有疤,那万一不是呢?或者是到了腊月廿九那天她不遮头脸了,改别的方式呢?

好在离腊月廿九还有好几日,她还有好几日的时间可以好好想。

但脑子里都没有的印象,要她怎么想?

言照清见她唉声叹气,在一张美人榻上辗转反侧地睡不着,开口提点她:“会不会是南理人?你不是被王之涣敲过脑袋么?不是说有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或许她在你出事之前离开南理,你将她忘了。”

阿弥默然一阵,嘟囔出声,“如果阿德在就好了,我认得的人阿德也认得。”

言照清便想起那五大三粗的南理猎人,那些猎人,不像是会轻易放弃的人,或许现在就在追来的路上也说不定。

执金吾打了个时间差,叫南理人反应不及地将阿弥连夜带走,后头更是山水兼程地赶路,如今他和阿弥又被平溪河一夜千里带到了岷阳府沁县,南理的人更是一时半会儿再也追不上了。

提起的心放下,言照清觉得也没必要再为那阿德生气,他今夜暗暗吃的闷气已经够多了,不能再多这一桩。

“她若是觉得你能认出她,必定是她有什么不同寻常,能叫你注意的地方。”言照清道,“你有没有想过,那根麻绳如果是她扔下去给你的,树上的结如果是北游绳结,说不好她是北游人,跟你娘那边有联系呢?”

阿弥一愣,“可她若是北游人,沁县里头——”

说罢猛地起身,冲着外头叫唤,“外头有人没有?”

今夜办妥了遣秦志昭去救何书全的事情,自觉无依无靠的何思瑶心中踏实了五分之一,抱着阿弥再痛哭了一阵,身心疲惫,索性就在这院中的书房歇息,几个婢女随着伺候。

阿弥这几天不敢离地看顾言照清,言照清虽然清醒了,但未大好,阿弥习惯成自然地同他待在一个房间,倒也不觉得不自在。

再说今夜益冬被打的事情,在秦志昭走后被益冬本人原原本本同阿弥哭诉尽了,阿弥只恨不知道秦志昭竟然是这样狼心狗肺的负心人,答应益冬日后一定将秦志昭打一顿。

益冬自觉没脸面,因她是差些将言照清和阿弥的消息卖给秦志昭的,就自罚在阿弥同言照清的房外站着。

因此阿弥这一唤,益冬立即就应了一声,敲了门才推门进来。

阿弥见这被人骗了的可怜姑娘一双通红的眼,身上也带着寒气,要将人拉到里屋有炭火煨着言照清的地方。

言照清在屏风后头低咳一声,“就在那儿回话吧。”

益冬应一声,站住了。

阿弥心下不满。言照清说那话的时候,做派十足,端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主子姿态。但同着益冬的面,她也不好立刻就驳他,牵着益冬的手给她暖着,问道:“你是沁县人么?”

益冬点头,“在沁县出生,在沁县长大,还没有去过别的地方。”

阿弥问:“那沁县之中可有北游人?”

“北游人?”益冬睁大眼睛,仔细想了会儿,才道,“没有的。沁县不曾来过异邦人。”

阿弥又问,“那,你在街上有没有见过一个遮面的女人?听闻头纱和布巾遮挡得她只剩一双眼睛。”

阿弥这会儿才想起这件事情,她也是糊涂了,那女子若是这样遮面,她要找她还不容易么?不死心的,还是想问这一句。

益冬道:“是有那么一个女的,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她在城里走动,买很多东西,听说住在乱葬岗里头,跟死人做邻居。”

阿弥便知道没办法从益冬那儿听到更多了,打发人回自己屋去睡觉,吓唬她,“若是天亮还将见你在我门前站着,我叫管事的将你踢出何府去。”

益冬倔强没落泪,也知道阿弥是为她好,趁着天还未亮,听阿弥的,还是回去囫囵睡了一觉。

再着急,再想知道真相,一切好像也只能等到廿九那天再说。

所幸秦志昭到首府的第三日便有消息传来,说是将言照清的手书给暂代府尹一职的葛阜看了,一通形容言照清的严词厉色,葛阜怕得立即将何书全请了出来。

来信没说何书全遭受了怎样的对待,伤势又何如,只说葛阜虽然将人放了,还是叫人看着他们,明面上说是真凶未落网,何书全的伤病也需要治疗,将他们几人留在首府到真凶落网的时候。

实际上是将人拿着,若是真凶找不着,说不好还是要拿何书全去顶罪。

阳奉阴违的一套叫言照清激愤不已,连夜写了奏折,叫县衙师爷找了个信得过的,绕开首府送往京城。

但何书全暂时无虞,言照清和阿弥也可安心等待那故弄玄虚的女子出现。

转眼至腊月廿九,这一日在李朝中部地区乃是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