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带刀十年如何生(1 / 2)

加入书签

何书全倒也不避讳,双手作礼,侧举上天,“自然听天道,听地道,听我心道。”

打了个太极,他并不正面作答,但也暗示了他并不是效忠李皇之人。

“道?什么样的道?叫你敢协助一个装神弄鬼的杀人犯,当街杀了一个朝廷钦定的知府?”

“人作恶,有天收。天还未收,民怨沸腾,自然由修道人来收。”何书全道,一身白袍在昏暗的甬道之中好像能发光似的,叫阿弥瞧见一些仙气四溢的错觉。

言照清哼笑一声,“修道之士杀人,不算作恶么?”

何书全默然,“若是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就算不得恶,是善事。”

言照清冷笑:“不知道何大人修的是什么道?对天一套,对人又一套?也不知道江城已大人犯了什么罪,值得何大人知法犯法,动用私刑。”

当街砍头,不就是斩首示众么?江城已一个岷阳府知府,未经李皇亲批便遭此残酷私刑,何书全简直是胆大包天!

“照清上次路过岷阳府,江城已塞了个美人到你房中,照清都忘了?”

言照清蹙眉,“贿赂朝廷官员,罪不至死。”

何书全笑出声,“照清恐怕都没看清,那是个年纪不大的被迷昏的姑娘,就退出去,找到江城已斥责一顿了吧?”

言照清一愣。

“江城已的罪,上至卖主求荣,下至强抢民女、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这些事情,我之后可桩桩件件与你细说,每一样的人证、物证我都据实保留着,若是需要再呈上京城,我愿亲上京城同陛下详述。”何书全又将手作礼高举,称呼陛下的时候,是恭敬的姿势。

言照清半信半疑,“这些证据若是有,你早前为何不上报朝廷。”

“那是因为何大人出不了沁县。”

阿弥的身后传来年妙春的声音。言照清只敢以眼风扫去,生怕那黑衣人发难。

听小狐狸阿弥说,这人武功高强,在她之上,若是换成他,可能也就跟他打个平手。

“妙春,塔玉如何了?”

见到了年妙春,黑衣人的声音才染上了无边的焦虑,之前的气定神闲全都被打破。

阿弥同言照清惊诧,连年妙春都认得这黑衣人?!

年妙春默然了一瞬,才道:“不太妙,怕是……她醒着,听到你声音了,在找你。”

但阿弥和言照清横亘在甬道之中,黑衣人怕是难通过。

年妙春便道:“言大人,行行好,让一让。塔玉娘子怕是……怕是没多少清醒的时候了。”

阿弥只觉得面上发冷,手往下,握住了言照清的手,惶惶然,将言照清往后拉了一拉,顺着年妙春的话道:“言照清,行行好……”

她实在也没脑子思考别的,只能跟着人家的话讲。

言照清正是犹豫,又听见何书全道:“照清,我相信你不是冷血无情之人,你也应当见过这一位,这位是执金吾万户江至安。”

言照清大受震撼。

江至安?他不是已经在当年执行任务中死在马匪乱刀之下了么?怎的会在此?!

一声惨叫,又从洞中传来,阿弥有些着急,将言照清往后拉,言照清顺着她的意先退到洞中去,将甬道让了出来。

惨叫之后是哀哀的哭声和呻吟,阿弥牵着言照清的手不肯放,或许是无意识的,手被一只更暖的手牵着才叫她觉得有依靠。

江至安进了洞中,快步朝着被放回泉水之中的塔玉走去,毫不犹豫地步入雪泉之中,矮身下去,将头上的黑布一掀开,缱绻去看塔玉。

那黑布一掀,露出江至安脑袋上的情况,阿弥瞧见的第一眼就吓得差些惊叫出声,心跳都加快加重几拍。言照清也是骇然,皱着眉将阿弥的手捏紧了,把阿弥往身后带。

“言照清,言照清。”阿弥拼命忍住了惊声尖叫,在言照清身后惊魂未定,只知道轻声喊言照清的名字,“那是什么?那是刀吗?”

言照清捏捏她的手,将她整个人都护在身后,退到山墙的位置,叫她前后都有东西护着,好给她踏实的安全感。

“是刀,别惊慌,没事的。”

阿弥耐着心内的惶恐,从言照清身侧探出一只眼看。

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可怖景象,一把刀横着从江至安的脑袋左侧贯穿过去,自他脑袋右侧出来。天上落下的日光清清楚楚照见那刀上的细节,刀身已经生了锈,刀刃已经钝了,刀尖断了一块,刀柄上缠着金丝,同刀身相交的地方有一圈金环,在日光下熠熠生着光。

是执金吾的横刀!

有个执金吾插了一把刀子到江至安的脑袋里头,但江至安没有死!

他还带着脑袋上的这把刀能如常走动,甚至能同她打斗,还全然占据上风!

这刀都锈了,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了,他两侧的口子阿弥也不敢细看,但总归是没见流血或是流脓,应当不是近期的事情。

阿弥觉得惊惶又恶心,这是她全然没见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