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将计就计(1 / 2)

加入书签

“你娘那年十六,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何书全道,“那字条上原本说是去北游正山去接人,我才到扶绥,便同她碰上了。”

正山在北游西北部,离李朝更远些。时间紧迫,何书全已经做好了快马加鞭的准备,以在约好的时间同这用软剑的女子碰面。但自临北才出去两城,才到扶绥,这拿着软剑的女子便自发找上门来。

“哎,你是不是李景济派来接我的?”

何书全在马侧拴一面画有凌霄花的白旗,那也是李景济在府中给的,一路就这么张扬着飘着。当街被两个面纱蒙脸的北游姑娘拦下,为首的那个,面纱遮不住的一双眼睛又大又灵动,带着热烈的笑意,何书全又是惊艳,又是惊吓,等听见那姑娘的嘴里滚出“李景济”三个字,何书全立即下马。

才下马,一柄软剑就被为首的姑娘从腰间一拉而出,一打直,用力按压在他的肩上。

何书全不会武,这一处,叫他有些怔愣,全然不知道如何反应。

两个姑娘便嘻嘻哈哈笑出声,双双摘了面纱,将两张明艳动人的脸呈给何书全看。

“这是给你看证据呐!”为首的姑娘李朝京城话不算流利,勉强能听得出她的意思,另外一个则是一句李朝话都不会说。

何书全之后想,他不是没有见过北游女子,但像当天那两个姑娘那般倾城绝色的,他倒真是第一次见,看得他都差些傻了,以为是壁画上的天仙下凡。

“为首的那个叫沙曼苏,跟她同行的,据沙曼苏自己说是她的妹妹,叫塔玉。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她们两个必定没有血缘关系,塔玉巨细无靡地周到伺候着沙曼苏,一定是沙曼苏的奴隶。”何书全道。

“人既然已经接到了,我便带着她们直接从扶绥返京。”何书全继续道,“我心里头记挂着我的娘子,担忧她腹中胎儿,便带着你娘和塔玉一路往回赶。这路上啊,又是再遇到马匪,又再遇到因饥荒流落的北游和李朝边境的莲屹游民,那些游民抢人,也抢女人,还遇过狼群和猛兽。从扶绥返京,我带着两个姑娘走了快两个月,多次被你娘从险境之中拽出来,次次死里逃生。”

“我娘功夫很好?”阿弥问道。

何书全点头,“很好,她用长鞭,也用软剑。她自己说在草原之上无敌,人人都是她的手下败将。”

阿弥想像了一下,低头摸自己的软剑,“我不知道她也用软剑。”

江至安煞风景,此时道:“你用软剑跟她用软剑恐怕没有半块铜板的关系。你娘用的软剑是北游的招式,你用的软剑是你师父的招式,是从松自山一派传下来的,你俩同南少林拳北少林腿一样,都是软剑,可却差着个十万八千里呢。更何况,我同她比试过——都是用软兵器的,你啊,连你娘的一个小手指头都比不上。”

说着,江至安将小指竖起来,冲着阿弥比划两下。

阿弥正是感伤时候,翻一个白眼给江至安,催促何书全,“然后呢?然后你将我娘送到京城之后呢?”

何书全道:“我将她送到皇子府后,换了我娘子出来,之后的两年,我再没见过她。等到再见,也是在新安七年的百花宴上了,太子殿下将你娘带到百花宴上,也不说明你娘的身份,连你娘的名字都不肯透露。先帝当晚震怒十分,将太子殿下叫到寝宫中大大斥责。这以后,太子殿下再也没带你娘出现在外头过。”

阿弥皱皱眉,是因想起了玉娘子总是说起的,她爹厌弃她娘北游人的身份和血脉,她同李寻意的存在于她爹娘、于天家是个见不得光的耻辱。

江至安哼笑一声,“我倒是得见过许多次。”

阿弥微愣,“在哪儿?太子府么?”

江至安轻蔑一笑,大口闷酒一样仰头将杯中茶一饮而尽,看得阿弥都担心他头上那把刀回突然脱落下来,叫他血溅当场而死。

权公此前给江至安仔细看过,这把刀子是恰好避开了他脑中的处处要害,简而言之就是瞅着他头骨和脑子的间隙穿过去的,因此只要对穿的两侧刀口能止住血,他没有大动作,只要不击打、移动,或是突然拔出这把刀,江至安再活个十年八年,甚至活到寿终正寝都没有问题。

于江至安来说,带着这把刀这般诡异又别扭地活着,就是最好的方法了,任何贸贸然的举动都会叫他一命呜呼,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阿弥看得心惊胆战,生怕这江至安血溅五步,不自觉就往后移了移,免得他的脑浆和鲜血沾湿她的新衣服。

她就这身新衣服了,她还没钱……

江至安瞥她一眼,又一声嗤笑,“你娘是北游来的细作,原本是陛下要安插到北游国去,监视北游新王的一举一动的。你娘在皇子府中接受了所有细作该有的教导,要送回北游去的时候,出了些意外,人丢了。”

“丢了?”阿弥莫名其妙。

这转折来得实在是莫名其妙,她娘一个武功高强又脑子清醒的人,还能丢了?

江至安道:“是她有意走丢的,还是陛下弄丢的……我就不说了。那之前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