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见鬼了(1 / 2)

加入书签

夜深雪重,言照清看天上时辰,已三更半。

此时回府,离鸡叫没剩多少时间,犀照只够燃一次,还不如选个好时候,能长久同她说说话。

城门的守卫催促他,道秦不知是急事出城,他们这会儿得将城门关上,请言照清赶快进来。

言照清不带犹豫,交待守卫不必等他,催马往十里亭外的树林去。

天上一弯残月,孤零零高悬夜空。

言照清打马沿官道走,轻车熟路钻进林子里头。再疾行半个多时辰,就到了骠尉河畔。

今年入冬早,河水在腊月初就早早结了冰。宽阔的河面平得与官道没差别,在朦胧的月色下隐约映着银光。

言照清策马在结了冰的河面上慢走,马蹄敲击硬冰,发出清脆声响。又有冰面好似承担不住人和马的重量,吱吱呀呀的将要裂开的声响。

言照清胯下的马稳得很,是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挑选到的。不像那夜随手夺的那一匹,在冰上打了滑就不敢再往前,叫他没追上江至安。

其实就算马不因打滑惧怕,他也追不上江至安——和阿弥,后头的事情他也没法阻止。

他那时候落后太多了,他离阿弥太远了。

但他总想着或许是能追上的,他错过了机会。

河上寒凉,寒风猎猎,越是往河中心走,马蹄下冰层的吱呀声就越重。

去年小年夜,他也是驰马到这儿来,纵马在河上来回重跑,结了冰的河面后来果然开裂,似一只不胜其扰张开了嘴的雪兽,一下子就将言照清和马吸了进去。

言照清还记得刺骨的河水是如何一瞬间冻到他的骨髓最里头,想着阿弥被江至安捉到的时候是不是也这般绝望。

后头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和尚敲破冰层,将他从水里捞了出来。那个和尚他见过,是法华寺的和尚,因未能剃发修行,寺里的都称呼他的俗名,叫他苏涣居士。

苏涣当夜去骠尉河做什么,言照清不清楚。总之几乎是言照清落水的一瞬间,苏涣就从河边狂奔过来,又因他在水下浮沉,漂到了另一处去,苏涣只能当机立断在那一处的冰面打出一个洞,将他捞出来。

那一夜秦不知是跟在他后头的,旁的人只以为言照清是被废太子逆贼扎心,伤口重,歇了大半年才逐渐好起来。旁的人只以为言照清是因为抓捕废太子逆贼任务失败,大受打击,此后性情大变,冷漠的性子更冷。

只有少数几个知道言照清自那一夜心里生了死意,觉得活着无趣。

在坠河之前,言照清还尝试过别的法子,都好在被他们及时发现。

坠河那一夜,言照清和秦不知在河边听苏涣讲了半夜的佛法,讲到自尽之人没法再入黄泉道,言照清眼中热泪滚烫,突然落下。

“我怕她不等我了。”

当夜里,言照清哭得像个孩子,秦不知从来还没见过他那种模样。

今夜,言照清仍旧放纵马在冰面上行。

再前头,两年前元宵,江至安将阿弥的人头割下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木屋。

木屋有温暖的灯火光透出来,门口悬挂着一白一红两盏灯笼,据说是南理那边特有的招亡魂的法子。

药香自木屋传出,飘荡很远,经过两年的沁润,怕是附近树林都是那股药香气。

言照清的马没了主人的指令,随意散步,被木屋的灯火吸引,往木屋那儿去,立在不远处的冰面上,带着言照清静静站着。

言照清听得里头传来女子低低的说话声,咿咿呀呀地唱着什么北游民歌。

这首歌他应当听过,在沁县的时候。

这首歌阿弥小时候也应当听过,在每晚入睡的时候。

她没有死,当时不过是陷入了一个昏死状态,医无能带着她的时候将她颠簸得又活了过来。消息没法及时传递到江至安那儿,江至安直到将面目全非的人头递给秦绍祺的时候,才有左骁卫将这个消息报回来。

言照清那时候倒在冰面上,看着江至安手上的人头上的红纱带,昏死至五感全失。

后来的事情是秦不知在很久之后才小心翼翼告诉他的,江至安大笑,又大哭,求人转告医无能,务必救治她娘子。接着手握紧自己头上的刀,痛声嚎叫着用力一拉,抱着阿弥的人头扑跌在一块儿。

权公在场,权公救活了他。

但人也——

言照清听着里头的歌声停了,门“咿呀”一声被打开,一个面无表情的男人站出来,冷漠看着言照清。

“阿弥……同你说的最后的话是什么?”言照清问道。

江至安笔直站在那儿,脑袋的形状有些歪斜,面无表情,也不张口回答。

他哑了,也傻了。就算是李皇来问他话,他也没法再说一句。

“言大人?”屋里有慌张的女声传来,紧接着是桌椅被推倒的声音。

言照清握紧拳,一扯缰绳,拉转马头往京城方向回去。

他怕他看到仍旧能好好活着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