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元宵(1 / 2)

加入书签

闹到后头,言照清也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同阿弥争吵的了,满脑子都是她听他师哥的话、她要跟她师哥成亲。狂怒和嫉妒席卷他整个情绪,包裹着、拉扯着他的心,也叫他明白他们二人似是很难有一个好结果。

立场、身份不同的人,要如何有一个好结果?

又吵又闹又折腾,饶是阿弥这般向来坚强的人也在言照清的折腾下哭出声。

言照清偏偏不肯放过她,她受不住哪儿他偏要闹哪儿。还要问她若是她师哥有一天要她杀他的话……

“那你去死好了言照清。”

低呜出声的人眼泪涟涟。

言照清觉得自己彻底疯魔怔了。

她才经过一顿牢狱之灾,伤在冬日里好得慢。不知道她这两年都经历了什么事情,言照清总觉得她相较两年前那意气风发的少女将军气场弱了一些。

虽然仍是坚强的、强悍的,但在他这儿总是多了些娇弱,人也有点儿虚。

言照清想着她在姜竹声那儿是不是也这样。

还是在他这儿是做戏给他看。

脑子糊糊涂涂,想得不清楚,看她梨花带雨的样子才渐渐回过神来。

“出去。”

简短又虚弱的两个字,叫言照清心里像被黑土炸过,又慌又乱。

“早晨吃云吞么?从南理来了个做云吞的,就在巷口摆摊,过年也没歇摊。”言照清小心翼翼,摸一摸阿弥的肩。

“出去,言照清。”

她连睁眼看他都不想。

言照清自觉理亏,又想自己分明不是理亏的那一个。可也只能将阿弥的被角掖好,顺着她的意思出去。

才合上门,就听见她的啜泣。

是像才哥儿说的,他才认识她几个月?又经过了两年,她长成什么样子他怎么知道?

两年前的阿弥会哭吗?

言照清想起她被舟渡拉到河里差些淹死,他将她捞起来的时候她靠着他委委屈屈哭过。

人坐在京都府公堂,言照清垂眼看桌上的案卷,批注没几个字,又出神想起阿弥来。

他也知道才哥儿几个私下打赌他不过是两年前想而得不到,这期间不断将阿弥在他心中的印象更是不断完美化,这一回阿弥回来,他一定没几天就腻了。男人嘛,爱的都是心里头美化过的那一个,又都是喜新厌旧的货色。

“小狐狸那时候同你才待多久,哪儿来的这么长情的念头?”

两年前他们这般问过的,两年后再问,言照清还是没有一个可以说明的答案。

多奇怪,认识这个人没多久,出生入死过,就觉得必须得同这个人过一辈子,除了她别的人都不行。

只能是她。

“笃笃”

敲桌声响,言照清看向哑世子李二狗——其实人家真名也不叫李二狗,总不能做了世子还叫那种粗俗的市井名字。

但他们一行人都叫惯了,私底下同陆汀讲话,陆汀也是口无遮拦地“二狗”来“二狗”去的。

李二狗温润笑着看他,比划几个手势。

处理完这些,去找阿弥他们吃饭赏花灯去。

言照清望向外头,一时怔了。

天幕何时落下的?已经这么晚了?

说要给李二狗做翻译的陆汀今日没跟来,将两个大男人往外推,说是要陪着姑娘家解闷。

言照清一双眉拧了又拧,但想陆汀是个内官,也没什么好忌惮的。今日里就是他给哑世子做翻译。

李二狗用的是南理的手势,言照清能看得懂,这一天下来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效率提高了不少。

言照清随着李二狗走出京都府,街上行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

正月十五闹花灯,京城各街各坊好不热闹,各家各户门口都有花灯,街上花灯的摊子也不少。

纵然有世子府的侍卫和执金吾一块儿将两人护着,他们还是只能随着人潮不自觉往前头走。

路经一个花灯的摊子,言照清不自觉停下,看那一盏白兔灯。

在沁县的时候,叫她想要却克制住了念头的,也是一盏白兔样子的灯。如今这盏比沁县那盏更是精致许多,兔子更圆,手工更精巧。

言照清知道她那时候因漂泊不定、前路未知不敢拥有东西,那如今呢?如今他奢求她在一块儿,他们可在她想要的地方买大宅子,放千八百个这样的花灯都没问题。

她想要吗?

“大人,买灯?”

守摊的老头笑嘻嘻地,见有达官贵人上门,十足热情。

言照清犹豫了一下,想是待会儿带着阿弥来,还是现在就买了提回去。

她若是不喜欢兔子了呢?

往前也还有好多卖花灯的。

人还在言府,也不远,穿过一坊的近路,再过一个路口就到。

守摊老头笑嘻嘻将那胖乎乎的兔子灯递给犹豫的言照清,道:“大人,拿回去送给小娘子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