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3 / 4)
被着一搅和,也就实话实说了,“兕子不比别人,她若是出了差池,父亲发脾气,那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她七岁的那年,有一次气疾犯了,差点就活不过来,父亲气得将着伺候她的宫人一大半都杖毙了。后来她缓过来,父亲也自知错了,但人都死了又有什么办法,顶多是厚葬而已。也就是从那时起,伺候她的宫人们都战战兢兢,不敢行差踏错半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作者有话要说: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写死晋阳公主……默,我这是架空文……要不然坚持不死小孩儿的原则吧……
☆、 烦恼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古以来就是这八个字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长孙颖一想到那些个传说中的御医们怕出错不敢开药方只拿续命的药吊着命的传闻,就觉得心凉。
但这也不能怪御医跟宫女们,毕竟大家都只有一条命,谁不肯惜命呢。
长孙颖想了半天,忍不住叹了口气,伸手过去反握住了李治的手,“我知道这话不该说,只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公主都十岁了,长得还没有八岁多的孩子大,要在这么照顾下去,将来,将来,”
她不记得晋阳公主去世的年纪,但是却记得历史上这个公主的确是没有长成人的。
宫里头少一个公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过尔尔,皇帝再喜欢,伤心过一年半载,还有别的女儿承欢膝下,但是对于李治来说,妹妹却只有一个。
都说天家无私,就算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最后为着皇位多半也会走上反目的路,就算是同母姐弟,小小的就被抱去各自由乳母教养,后头剩下的也都是名义上的情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晋阳公主跟着他之间的兄妹之情,便越发珍贵了。在这个地方,兄弟不像兄弟,父亲不像父亲,这个懂事到极点的幼妹,是他生命里最接近家人的人。
长孙颖知道这个时候她张口未必能讨得到好,大家都知道晋阳公主日子不长,但是谁也不敢把这个话说出口,毕竟谁知道哪天真出事会不会说是你咒的,所以闭嘴不提是最好的。但她也是在大家族里长大的,兄弟姐妹一串,知道李治的苦,所以最后还是忍不住张口了,握着他的手道,“若不然,从外面请个好大夫来给瞧瞧,悉心调养调养,说不定还能挽回。”
小孩子的确是要运动,但是运动的量到底在哪里,这其间的分寸却不是普通人能随便决定的。就是今天的事情,长孙颖想起来也的确有些后怕,所以便想让李治另外找个大夫来,有着大夫指导,或者公主的病情就算是没办法彻底根治,却也可以多活几年。
李治没有动弹,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儿,无意识的捏了捏长孙颖的手,干巴巴的说道,“你真大胆!”
长孙颖抿着嘴,没有说话,只是陪着他在那里站着。
过了好一会儿,李治才回过神拉着她重新往前走,等到走到快到宫门前的台阶了,忽然又停着脚步张口说道,“要不然,我去说说吧。”
这话他还是听进去了。
晋阳公主的病情,也只能他说得上话。皇帝如今的心态有点像掩耳盗铃,宫女跟御医都不敢说实话,公主们不会扫皇帝的性子去说这个话。皇子们嘛,太子跟魏王都斗成了乌鸡眼儿,谁有心情理这些小事?
所以,还得他张口。
不过只要他张口了,这事情到底会引起什么后果可就得由他一力承担了。如果晋阳公主的病因此转好,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公主因此而病情恶化,最后皇帝的怒火也必然由他一人承担。
李治细细的思索斟酌了半天,最后觉得就算是再糟糕,他也担得住。毕竟有这么多的情份在,何况又有身份在这里抵着,最多便是被皇帝不喜。
他这个身份,喜是煎熬,不喜也没糟糕到哪里去,为了妹妹,值得一试。
**
“娘子也太过了,小公主是你的小姑,她难得过来,正是你招呼的时候,哪里有推出去的道理。”自从长孙颖出门之后,王婵旁边的荷姑便没有少唠叨。她是王婵的乳母,从小服侍着她长大,忠心耿耿,所以王婵嫁进来的时候也就跟着一起入了宫。她地位非常,有时候也就是她能在王婵身边说说话。
“小孩子,又是个不爱说话的,我能拿她怎么办。”王婵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她是嫡长女,在着家中时,弟妹们到她面前来向来是恭敬有加,亲热不足。等着她定下嫁给晋王之后,那更是恭恭敬敬,所以她压根儿就不知道怎么哄小孩子,讨小孩子欢心。
晋阳公主来,她出于礼貌,陪着坐了两刻钟,谁知道公主坐在那里,一句话都没有说,到最后她实在是没办法硬着头皮继续坐下去,这才喊了长孙颖过来。
“就算是枯坐着,这样要你陪着她坐才是啊。”对着小主人这性子,荷姑真是无话可说。明明都是有利于她的事情,最后却总是莫名让别人落了好处。“她一个嫔,结交那么多公主做什么?前几天高阳公主来拜访,坐着坐着到她那儿去,十几天前豫章公主送东西,面子上都有,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主要是送她的。如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