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难民惨状(1 / 2)
姜曰广、陆云龙、张岱、柳敬亭等人听着乡民的议论,看着皇帝凝重的表情,也都各自沉默无言。
似乎在思考些什么。
等看热闹的乡民走后,朱由检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姜曰广,问道:
“姜先生,你去过东江。辽东难民的苦楚,你也都知道。当时你也是力主东江裁减人数,把难民疏散到内地,你对眼前这情形,有何看法?”
姜曰广沉默良久,才沉声道:
“微臣当时糊涂。
“如今看来与其让难民安插到内地,和内地百姓生出嫌隙,不如还是让东江把他们训练成军。在内地一旦生乱,后果更严重。臣当时一心考虑为朝廷省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汪汝淳在旁边道:
“姜大人,你们早能这么想的话,这建虏只怕早就灭了。有时候朝廷的事情,我们看着都着急。商人都知道,舍不得下大本钱,就赚不了大钱。我大明偌大地方,岂有财力不能灭一后金的道理!”
姜曰广脸色微窘。
陆云龙打圆场道:“汪兄,也不能怪朝廷诸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朱由检点点头:“姜先生现在能有此认识,也是不错了。”
一行人又聊了几句,然后上马出发。
他们继续往前,不止是看见越来越多的乞讨者,路边还不时碰见无人掩埋的饿殍。
甚至有野狗出没,撕咬这些尸体,场面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进入登州府的附郭县蓬莱之后,这种景象变得更加密集。
而登州城外的乡民和路上行人,对此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并不特别在意。
陆云龙忍不住拉住一个路边摊主询问。
那摊主说道,初时还有当地人代为掩埋。
但近来,倒毙路边的辽东难民太多了。
当地人也不胜其烦,就只等官府衙门来处理。
衙门也只是三天一次来清理路边尸体,就成了这般景象。
朱由检摇摇头。让跟随的锦衣卫,去把路边的三四具尸体,集中掩埋了一下。
他想到历史上,崇祯二年七月,毛文龙被杀后,当时山东巡抚奏报说:
“登州安插辽民不下数十万,况文龙给礼加衔者甚众。”
所谓数十万,就以最少的二十万计,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二十万涌入一个地方,地方又缺钱赈济。
怎么可能不出现眼前这种悲惨景象。
这些辽民,其实都是因为朝廷给东江的饷银太少,东江养不活这么多人,被逼得一裁再裁。
这才有数十万人不得已被逼着从海上不断涌入登州。
只是在岛上要被饿死,到了内地,却仍旧可能被饿死。
而这些人里,有许多其实是毛文龙本来想给予军职的,所以才说“文龙给礼加衔者甚众”。
本来是可以用来打击后金的宝贵人力资源,却因为朝廷只考虑省钱,白白浪费,甚至成为饿殍。
朱由检捏紧拳头。
“如今,自己既然亲自到了这里,这种情况就必须变了。”
众人进入登州府城,街道铺面还算繁荣,各类货物俱全。
只是在一些热闹的街口处,随处可见跪在地上插着草标卖身的小童和少年。
大多数都是短发,廋得几乎和骷髅一般。
只有两只乌黑的眼珠如同鬼火一半幽幽闪动着。
旁边卖他们的大人,样子也好不了多少。
他们站在一处看了一炷香的时间,倒是有不少富商打扮的人,走到这些卖身摊位前。
但等这些人走近,看清卖身者的头发,就摇摇头走开了。
被卖的小孩似乎早已麻木。
大人的脸色则越来越灰败。
朱由检看得心中难受。
冯梦龙等人见这等情形,也都心头恻然。
朱由检终于忍不住,走向离他们最近的一个摊位。
那摊位上的大人皮肤干瘪,满脸皱纹,分辨不清是几岁。
也许是五十岁,但也可能是六十多岁。
头发不算短,但也不够长,还不足以挽成发髻。
倒像是朱由检穿越来的现代的乞丐的蓬头乱发。
额头上有一道斜划过眼角的骇人长疤,显然是被人用刀砍的。
右手的手指头也缺了两根。
两腮凹陷,嘴唇干裂。
颏下稀稀拉拉有些枯黄的胡须。
身上穿的衣袄已经千疮百孔,脏污不堪。
却依稀可以看出,这衣服原本的料子相当华贵。
似乎说明这个老者本来是富贵人家。
盘腿坐在在他身旁,胸前插着草标的小孩,约莫十一二岁。
身子瘦小得似乎就剩下个骨头架子。
衬托着脑袋很大。
但脸上也没多少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