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多救几个灾民,多看看那些无助的眼睛。
第二便是和万道长师徒一样,下山行走已有十年,机缘也好,功德也罢,积攒得都不多,成真得道于他而言,或许确实有些遥远了。
“唉……”
蔡灵玉不禁叹一口气。
尽人事,听天命吧。
……
万新荣牵着一匹马,到了大瑜朝的最西边。
这在前朝还属西域三十六国,又曾被大足所掌控,即便在几百年前,西域还属于中原王朝的掌控中,也没有西到这个地方来,如今却在那位自己熟识的千古大帝手中,第一次被纳入了中原版图。
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是这里远离中央,管控不便,在那位帝王被仙人接走退位之后,这里也是几度反复,甚至于镇守这里的将军都不太听朝廷的调遣。
战乱同样催生妖魔鬼怪。
二是这里是新的国土,新的香火地。
西方本是妙明帝君的香火地,可再加上西域的话,这片香火地就太大了。
加上这里原本也有信仰,又格外尊崇佛门。
妙明帝君和紫帝的暗自争斗,加上九天神灵和当地神灵信仰的碰撞,甚至还有道门与佛门的争端,导致这里一片混乱。
妖精鬼怪尸魔邪物,神灵,以及有道行的邪人歹人,乱作一团。
这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万新荣提上了自己那被真人换走又送还给他的灯笼,慢步往前。
前方的山峰在黑夜里显出怪异的影子,似乎择人而噬的妖魔。而他没有判断失误的话,这里应该有个修士,在以前曾要挟一国之地,将整个国度化作他修行的血食,后来瑜朝大军与九天神灵同至,他才稍有收敛,如今趁乱又开始了。
可他不是妖精鬼怪,而是个人。
可笑紫帝荡魔除妖,妖精鬼怪尸魔邪物被杀了个干净,也不知误伤多少无故妖怪,偏偏漏过了这人。
这应该是个成真得道的人吧?
万新荣有些忐忑,却也不算畏惧。
自己一个修五行灵法的道人,本不能延寿多少,可跟随真人以来,吃了仙果,喝了仙泉,活了一百多岁,早就够本了。
活没活够不好说,反正无法成真得道的话,也没有多少年了。
既然重回年轻容貌,何不拾起几分年轻意气,与此地妖人斗上一场?
万新荣心中闪过的,除了年轻意气,还有当初年轻之时跟随真人降妖除魔的画面,一幅幅恍如昨日。
成真得道又如何?域外蛮子罢了。
中原的五行法术可不好惹!
……
篷然一声。
一张陈牛符燃烧起来。
第574章 试试新神通
罗公的儿子在位十几年,也到尽头了。
那日林觉带着扶摇,陪同罗公一同去了皇宫,站在云端之上,低头注视。
林觉问罗公是否要显身下去。
罗公则是摇了摇头,叹气说道:
“前人尚在,后人不断逝去,若是显身下去,被人所见,对比之下岂不更添悲哀?我还是借元君之力,寄梦于他,在梦中送他离去吧。”
林觉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心中回想起的是很多年前,罗公向他这个老友分享产子的喜悦,那时没有什么帝王与太子之争,只有纯粹做父亲的喜悦。
想来帝王之家也是有亲情的。
尤其离开那张龙椅之前。
便难以想象此刻罗公的心情了,似乎“长生久视”在这一刻也成了不好的事。
没有多久,下方宫中一片混乱嘈杂。
有人大呼陛下驾崩了,有人去请储君继位,有人大声哭泣,也有人注意到了年迈帝王脸上的一点释然和微笑。
死前他曾呢喃,口称父皇。
因此又有人传,是跟随仙人而去的太祖皇帝回来接他了。
这倒确实不假——
当远方传来若有若无的吹打声,一队常人看不见的仪仗穿墙而来,阴差数百,阴官亲至,给与人间帝王最后的体面时,林觉和扶摇、罗公就在旁边亲自送别这位帝王,将阴差和阴官都吓了一跳。
“陛下已死,就不再是帝王了,天道昭昭,但凡死者,皆入轮回,此为定理。又有约定,人间帝王死后,生前功过皆消,请陛下放心上路。”
帝王是人间的主宰,因此功过福禄权利地位都在生前,一旦身死,就全勾销。
阴官不会惧怕死后的帝王。
神灵也不会再忌惮他们。
不过体面还是有的。
年迈的帝王上了仪仗这队阴差阴官与真人行礼,多看了几眼罗公,便又穿墙而去了。
“这位皇帝虽然不如罗公手腕强硬,不过罗公留下的江山国土也好,气节风采也罢,也都算是守住了。当年罗公的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