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37节(2 / 5)

]

圣祖惠妃出身乌哈国主系纳喇氏(纳齐布禄系纳喇氏),与太祖大妃、太

——————————

1《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8,康熙五十七年四月丁酉条,《清实录》,第6册 ,第730—731页。

2《奏报宁寿宫显妃仙逝择定入殓日期及仪注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15册 ,第5页。

3《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宗继妃、圣祖通嫔、孝敬宪皇后同族。纳齐布禄之孙名为佳穆喀硕珠古,其生有四子,第一子都勒希后代形成乌喇部,即乌喇部国主家系。都勒希生有三子,第一子名为额和桑谷,第二子名为库绅升古禄,第三子名为古对朱燕。古对朱燕生有二子,第一子名为台费喀,第二子名为泰兰,后来乌喇国主即由泰兰后裔出任,而惠妃则是台费喀的四世孙女。从堂亲辈分上计算,惠妃是太祖大妃和孝敬宪皇后的族侄女、太宗继妃的族孙女、圣祖通嫔的旗姑母,均已出五服。

惠妃一支乌喇纳喇氏虽然是乌喇国主同族,但是身份地位有限,在清初被编入正黄旗包衣旗籍,目前尚不清楚属于包衣佐领下人还是包衣管领下人。惠妃之父名为索尔和,在康熙朝原任司库,后来升至郎中,是内务府的中级官员。惠妃家族后来是否被抬出包衣旗籍,目前尚不明确。1

在以往研究中,由于杂史《永宪录》中曾经提及“明珠,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在康熙二十年间专权任事,妹为贵妃,生皇长子”2,称惠妃为叶赫纳喇氏大学士明珠之妹,学者据此参考明珠家族谱系,认为惠妃之父索尔和即明珠伯父之子索尔和,则惠妃为明珠之堂侄女。实际上,根据史料记载,明珠堂兄索尔和初任郎中,后来承袭二等男爵位和世管佐领,仕至吏部侍郎,在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去世。而惠妃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玉牒》中仍被记为“纳喇氏司库索尔和之女”3,在之后的《玉牒》中才被记为“纳喇氏郎中索尔和之女”4,可知惠妃之父索尔和在康熙朝中期原任司库,至康熙朝晚期才升任郎中,与明珠之堂兄索尔和同名,但仕官情况迥异,并非同一人。

[宫廷生活]

圣祖惠妃入宫的时间目前尚不明确。从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康熙二年和康熙五年,孝庄文皇后均为圣祖选送过内务府女子,惠妃可能即在这一阶段被选入宫中。惠妃入宫之后,是否充任过官女子,是在何时、以何情况被圣祖收为后宫主位,目前均不清楚。

————————————

1此段乌喇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那氏宗谱》《佛满洲家谱精选o辽宁卷》《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2萧奭:《永宪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本,第191页。

3杨启樵:《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书影第8、9页。

4《汉文列祖子孙直档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69。

康熙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孝庄文皇后下达旨意,增加圣祖位下诸位庶妃的服缎疋数。其中,除已经生育子女的荣妃和庶妃张氏分别升为服二十匹缎和服十八匹缎之外,还有五位格格升为服十二匹缎,分别名为“格兰珠”、“乌鼐”、“安姐”、“华塞”、“观姐”。1这五位格格中,已知“格兰珠”和“乌鼐”均为康熙二年被孝庄文皇后选送入宫,其中“乌鼐”即端嫔董氏,“格兰珠”为格勒之女,均非惠妃。考虑到当时惠妃已经怀有身孕,服缎疋数必不至低于端嫔等人,故而推断其即是“安姐”、“华塞”、“观姐”三位格格之一。

康熙九年闰二月和康熙十一年二月,惠妃先后为圣祖生育两位皇子,其中第一子承庆在康熙十年夭折,第二子允禔序齿为大阿哥。在生育皇子之后,惠妃晋升为小福晋,是康熙十年时圣祖位下的四位小福晋之一,2位分等级在储秀宫格格以及新入宫的六位外八旗格格之下。

康熙十六年,生育有两位皇子的惠妃作为第一批得到正式册封的后宫主位,被封为嫔位,在上谕中排在七嫔的第五位。康熙二十年,有四位嫔被晋封为妃,惠妃即列为四妃之首位。康熙朝中后期,惠妃居住在延禧宫,曾经抚养过数位皇子、公主。由此可知,惠妃在当时的后宫中,有着相当之地位。在康熙三十三年温僖贵妃薨逝之后,至康熙三十九年慤惠皇贵妃被封为贵妃之前,这六年左右时间内,惠妃是当时位分最高的后宫主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充当过首领主位之角色。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时,云贵总督郭瑮在奏折中对圣祖言及:“奴才服思,惠妃主子之事,圣主必是叹恨。然圣主已有年纪,若多烦闷,恐御体必受苦累。”3由此可知,当时惠妃与圣祖之间有过矛盾,推测可能与惠妃曾经抚养过的八阿哥允禩谋求储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