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纯裕勤妃都处于庶妃身份。康熙五十七年,圣祖下达上谕称:“王阿哥等之母,备位宫闱,俱年及六十、五十、四十有余。宫中虽称妃嫔,尚未受封。”5其言下之意,似乎表明当时获得册封的六位后宫主位原本在后宫中均已获得妃级或嫔级之待遇。但是,根据档案记载,康熙五十七年圣祖下达上谕之后,内务府奏称,宣妃、和妃(惇怡皇贵妃)、成妃、密嫔(顺懿密妃)四位均已领有专属内管领,而勤
——————————
1《汉文列祖子孙直档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69。
2《钦定八旗通志》,第1册 ,第2卷,第44页。
3細谷良夫「歴史語言研究所所蔵『巳入満州姓氏』档案――包衣ニルをめぐってj『満族史研究』2002(1)、66、67頁。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上谕档》,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14册 ,第751页。
5《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8,康熙五十七年四月丁酉条,《清实录》,第6册 ,第730—731页。
嫔(纯裕勤妃)和定嫔(定妃)则尚未领有。1由此可知,纯裕勤妃和定妃在康熙五十七年诏封之前并未有过妃级或嫔级之待遇。
世宗即位之后,在雍正四年二月,将纯裕勤妃晋封为妃位。2高宗即位之后,由于和硕果毅亲王允礼是乾隆朝初期重要的辅政亲王,故而高宗给予纯裕勤妃“纯裕”之徽号。最终,纯裕勤妃在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逝。
[封谥释义]
纯裕勤妃的封号为“勤”,满文作“kicebe”3,意为“勤奋”“勤勉”。徽号为“纯裕”,满文作“gu clgiyen”4,意为“纯正丰裕”。
第八节 清圣祖康熙帝身后得位的有号主位
一、通嫔
[简介]
圣祖通嫔,正黄旗包衣乌喇纳喇氏,七品监生常素保之女,名翟济迈。康熙三年生。康熙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中,于同年正月二十六日入宫。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生第十女纯慤固伦公主。其间位分等级不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崩逝,世宗即位。同年十二月初六日,诏封为通嫔。雍正二年六月初十日,册封为通嫔。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年八十一岁。乾隆十年十月十六日,奉安景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圣祖通嫔出身乌哈国主系纳喇氏(纳齐布禄系纳喇氏),与太祖大妃、太宗继妃、圣祖惠妃、孝敬宪皇后同族。乌喇第一代国主贝勒布颜生有六子,依次为布罕、布尔喜、布三泰、布准、吴三泰、博克铎。太祖大妃是布罕的孙女,太宗继妃是博克铎之女,圣祖通嫔是布准的玄孙女,至于圣祖惠妃则是
——————————
1《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五十七年六月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2《汉文列祖子孙直档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69。
3《呈各皇帝位下妃嫔清单》,道光二年,档案号:03-2817-07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布颜伯父台费喀的四世孙女。从堂亲辈分上计算,通嫔是太祖大妃的族孙女、太宗继妃的族曾孙女、圣祖惠妃的族侄女,均已出五服。
布准生有三子,依次名为喀尔喀玛、车臣、莽鉴,其中车臣即是通嫔之曾祖父。车臣入旗之后,被编入正黄旗包衣旗籍,是正黄旗包衣第一参领第一满洲佐领下人。车臣生有六子1,依次为尼堪、萨斌图、阿明阿、钦泰、博尔赫图、吴努春。其中,第三子阿明阿仕至包衣佐领,生有五子,第一子名为官保,仕至包衣佐领、头等侍卫;第二子名为常素保,仕至七品监生;第三子名为年色,仕至包衣佐领;第四子名为骚达塞,仕至骁骑校;第五子名为赫达塞,均为内务府的中级官员。其中,常素保即为通嫔之父。2
[宫廷生活]
根据康熙朝《奏销档》记载,康熙十六年正月,圣祖挑选了一批内务府秀女,这次挑选实际是对康熙十五年十二月挑选的延续,当时已经有二十三位内务府秀女被记名。正月二十日,六十二位秀女入宫参加挑选,圣祖从中选出两位记名。3二十一日,二十五位内务府记名秀女加上从盛京和乡屯送来的几位秀女一起入宫参加挑选,圣祖从中选出九位入宫。根据后续档案记载,这九位秀女在正月二十六日入宫。4其中,通嫔即是在正月二十日选出的两位记名秀女之一,亦是最终中选的九位秀女之一。通嫔的秀女档案为:“多弼佐领七品监生常素保之女翟济迈。辰年。十四岁。大小均已熟,无疮、气味。满洲。”5
通嫔入宫之后,是否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