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截发”和“剪发”,在满洲旧俗之中,是主人或者尊亲去世时,作为属下或者晚辈男女表示惋惜的一种礼仪。其中,男性原梳发辫,要将辫子截下一截,称为“截发”,女性则要“剪发”。例如,孝贤纯皇后崩逝时,作为国母之丧,清廷便要求“妃嫔以下、皇子、皇子福晋,咸服白布,截发辫、翦发”。5继皇后以皇后之尊,自行剪发,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尊长的诅咒,这也即是为何高宗会说“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
对于继皇后剪发的细节,在宫廷内部的一些档案中还有更为细致的反映。南京博物馆藏有继皇后事发之后宫内皇子、皇孙等写给高宗的几份请安折。其中,在两份请安折中,高宗用朱笔写下了几条谕旨,此处谨整理如下:
————————
1《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64,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癸未条,《清实录》,第18册 ,第396页。
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66,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乙未条,《清实录》,第22册 ,第250—262页。
3《讷苏肯奏因皇后擅自剃发欲意出家颁谕削侯爵留任而谢恩折》,乾隆三十年六月二十四日,档案号:03-0181-2146-03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御制增订清文鉴》卷24,四库全书本,第60页a。
5《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11,乾隆十三年三月辛丑条,《清实录》,第13册 ,第83页。
原有旨意,阿哥、公主、福晋们都不许接见,如今、著于他到宫之日,都在别处伺候。著俟他进翊坤宫后殿,然后同福隆安一同进去开读旨意,不可预先见面。事毕同出,也不用关防。除此段不用告诉妃们,别的只管告诉他们。
谕王成:皇后此事,甚属乖张。如此看来,他平日恨我必深。宫外、圆明园他住处、净房,你同毛团细细密看,不可令别人知道。若有邪道踪迹,等朕回宫再奏,密之又密。
再,他到宫之日,你接至齐化门,同福隆安随进,由苍震门、基化、端则门走至翊坤宫后殿,再令阿哥公主福晋们进去。福隆安有持去的旨意,你看著阿哥们念,他怎么听、做何光景,一一记下,不必写折子,涿州接驾你再奏。
到宫之日,你带开齐礼去,俟传旨诸事毕,把后殿锁了。每日进茶饭,开齐礼经管。他宫里老实女子择两名进去,也不许换。其余女子并活计,都搬到端则门暂住。翊坤宫留老实太监十名,别人不许一个在内,开齐礼就且是那宫的首领。
跟了去的女子三名,当下你同福隆安审问他们,十八日如何剪发之事,他们为何不留心?叫他们出去他们就出去吗?要寻自尽难道他们也装不知道吗?问明白,每人重责六十板,发打牲乌喇。著阿哥、公主、福晋并他本人都看着。小太监一个不许留,都拨各处当差。外头的它坦也散了,每日只吃茶膳房茶饭,他的分例也用不完,你同总管们再议。
(另一件)
谕王成:将皇后所有一切东西,在宫、在圆明园者,具查明封贮,俟进宫请旨。再传旨与潘风等:皇后疯了,送到宫时,在翊坤宫后殿养病,不许见一人。阿哥、公主请安,只许向潘凤等打听。此旨俟他到宫前一日再传,不可预先传出。屋里只许跟去的两个女子扶侍,也不许出门。1
————————
1《十五阿哥请安折》(两件),南京博物院藏。见于2017年《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展。
由此可知,继皇后是在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这一天,将身边的宫女都打发走后,自行剪发。而且,从字里行间亦可以看出,高宗除认为继皇后的行为“甚属乖张”“平日恨我必深”之外,对继皇后发作的原因其实并不十分清楚。而且,继皇后的行为举动可能的确不合常理,故而会有“皇后疯了”之语。
在当时,民间亦有各种说法出现。例如,在乾隆三十一年时正作为使者驻在京城的朝鲜人洪大容,便在其文集内记载他所听到的信息,称:“是时,皇后见囚冷宫,朝野冤之。是年秋,果薨。以贵妃礼葬之。自凰城移咨于我国。盖闻,昨年皇帝往关东打围,皇后从焉,失大珠一颗,宫中重宝也。帝疑之大索,得之于典当铺,以为皇后侍卫官某人典银四百两,乃捕其而鞠之。搜其身,衣缝中有一札,乃皇后手笔也。乃不复问腰斩。皇后之得罪以此。而其实宫中有专宠者,设计而谮诬之云。”1又如,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山西高平县有位名为严曾的人,曾在都察院担任吏员,任满之后候选从九品。他给当时的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呈递奏折,请求舒赫德为其代奏给高宗,里面写了一些严譄自认为应该执行的“善政”,想要以此为升官之途。受到其知识、信息层面的影响,这些“善政”很多都是天马行空之事,其中有一条,是请高宗立正宫皇后,并说“纳皇后贤美节烈”。高宗知道后,怒斥道:“严譄乃微贱莠民,何由知宫闱之事?且何由知有纳喇氏之姓?”于是派人详加审问。据严譄口供内说:“(乾隆)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