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59节(2 / 5)

元年(1821年)三月二十三日,奉安昌陵,升衬太庙、奉先殿。道光三十年五月,加上光裕两字。

关于嘉庆朝挑选八旗秀女的年届,已知乾隆朝最后一次挑选八旗秀女为乾隆六十年,则嘉庆朝第一次挑选八旗秀女应该在嘉庆三年,之后依次为嘉庆六年、嘉庆九年、嘉庆十二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嘉庆十八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结合《国朝宫史》等记载,嘉庆六年时,仁宗曾经下旨在八旗秀女里指婚给近派宗支。2嘉庆十一年时,仁宗提及:“明年应行选看之秀女,其八旗满洲、蒙古内外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秀女,年至十三岁,查明豫备选看。”3嘉庆二十年(1815年),仁宗提及:“明年挑选八旗及岁秀女。”4表明以上推论的选秀年届基本符合事实。

根据目前的资料统计,清仁宗一生中有十六位妻妾,其中有一些是藩邸

——————————

1《近支名册》,乾隆四十九年写本,国家图书馆藏。

2《国朝宫史续编》卷45,上册,第356—357页。

3《国朝宫史续编》卷45,上册,第357页。

4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114,《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813册 ,第416页。

时期娶纳的,也有一些是即位之后收入后宫的。由于仁宗即位时已年近四旬,所以他的十六位妻妾中有至少八位均是在藩邸时期娶纳的,这一点与世宗有些相似。谨按照成为仁宗妻妾的时间和方式,将仁宗的十六位后宫主位分类综述如下。

第一节 清仁宗嘉庆帝的两位皇后

一、孝淑睿皇后

[简介]

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原正白旗包衣后抬正白旗满洲喜塔腊氏,承恩公、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和尔经额第二女。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时生。1乾隆三十八年,被高宗指与皇十五子仁宗为嫡福晋。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入宫行大婚礼,册封为皇子福晋。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三十日,生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生第二子绵宁,即宣宗成皇帝。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七日,生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仁宗即位。同月初四日,以东阁大学士王杰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多永武为副使,册立为皇后。嘉庆二年二月初七日未时崩,年三十八岁。同年五月,谥曰孝淑皇后,移往静安庄暂安。嘉庆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奉安昌陵。道光元年三月,恭上尊谥曰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圣睿皇后,升衬太庙、奉先殿。道光三十年四月,加上敦裕两字。咸丰十一年十月,加上昭肃两字。

[家族背景]

孝淑睿皇后出身昂果都理巴颜系喜塔腊氏,与兴祖直皇后、显祖宣皇后均属同一个大系。不过,孝淑睿皇后一支与兴祖直皇后、显祖宣皇后一支的血缘关系甚远,孝淑睿皇后一支入旗的始祖名为阿塔,与显祖宣皇后同辈,当时即已出了五服,入旗之后也不在同一“族”内。2

——————————

1《奏为十五阿哥指婚吉期事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档案号:奏销档324-18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谨按,兴祖直皇后和显祖宣皇后均为昂果都理巴颜第一子都理金都督的后代,阿塔则是昂果都理巴颜第五子萨璧图的玄孙。

孝淑睿皇后这一支喜塔腊氏入旗后被編入正白旗包衣。其家族的具体旗籍,根据后来世宗在上谕中提及,阿塔之玄孙来保“原在辛者库,朕即位后,拨入佐领下”1,可知此支喜塔腊氏原为正白旗包衣的管领下食口粮的辛者库人丁,在世宗即位之后抬入正白旗包衣佐领下,脱离了辛者库的身份。这位来保在雍正朝历任内务府佐领、郎中、总管内务府大臣,在乾隆朝则升任工部尚书,仕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得谥文端、人祀贤良祠,是乾隆朝的名臣。乾隆六年正月,高宗以来保“办事勤劳”的缘故,“著加恩准其人入满洲旗分”3,于是阿塔一支喜塔腊氏又从正白旗包衣佐领抬入正白旗满洲佐领下,摆脱了包衣旗籍。不过,来保并非是孝淑睿皇后的直系祖先。阿塔之子名为扎格,仕至包衣佐领,其生有数子,来保和孝淑睿皇后的祖先分别是其中的两位。孝淑睿皇后家作为来保的同族近亲随其一同抬入正白旗满洲,这也是后来孝淑睿皇后能够成为皇子福晋的重要基础。

扎格数子之中,有一位未出仕的儿子名为安泰,即是孝淑睿皇后的高祖父。安泰之子名为爱星阿,仕至内务府员外郎。爱星阿之子名为常安,是内务府柏唐阿。所谓柏唐阿,是一种没有品级的内务府杂差,而这位常安即是孝淑睿皇后的祖父。从孝淑睿皇后本支的情况来看,其家庭门第相当普通。高祖父、曾祖父、祖父三代人内只有一代拥有官身,列为官宦人家都略显勉强。但是借着近亲来保的得势,对孝淑睿皇后本支亦有所提携,集中表现在孝淑睿皇后的父亲和尔经额身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