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7o节(2 / 6)

秀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呈文》,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档案号:05-0772-00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奏为储秀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咸丰四年三月初三日,档案号:05-0776-00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为兰贵人着晋封懿嫔应添吃食分例煤炭蜡烛俱照嫔例得给事》,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档案号:05-13-002-000197-0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贵妃,成为后宫的第二号人物。

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孝钦显皇后所生的皇长子即位,也就是穆宗同治帝,孝钦显皇后也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文宗原本留下了八位大臣作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主政,其中的谋主即是肃顺。根据清代官方的说法,肃顺狂傲犯上,对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也很不敬,加上和硕恭忠亲王奕被排除在八位大臣之外,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最终两宫皇太后与和硕恭忠亲王奕联手发动了祺祥政变,废除了赞襄政务王大臣。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祺祥政变的过程之中,孝钦显皇后以恭顺的态度安抚住了肃顺,为政变成功争取了时间,加之肃顺本身小视了两宫皇太后的能力,最终导致肃顺被杀,祺祥政变成功。据说在肃顺临刑之时,曾经嚷着说“再没有想到上了小娘们儿的当”。1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经过祺祥政变的两宫皇太后回京后,孝钦显皇后先移居到平安室(养心殿西耳房),2之后随居长春宫、储秀宫、宁寿宫、慈宁宫,3开始了垂帘听政的生涯。同治十年时,因为穆宗大婚在即,孝贞显皇后搬回钟粹宫居住,孝钦显皇后则继续留在长春宫居住。4

光绪六年,一向身体健康的孝钦显皇后患了痢疾,这可能是她一生中患病最严重的一次,从光绪六年上半年开始,至光绪七年年初,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5这次的病情十分严重,宫中甚至为她预备了后事。经历过这次重病,也让孝钦显皇后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调养问题。晚清记录中称孝钦显皇后需要定期服用人乳,这种习惯可能即是从这次重病之后开始养成的。孝钦显皇后刚刚大病初愈,与其一同度过了二十年皇太后生活的孝贞显皇后便在光绪七年的三月初十日突然崩逝,从此之后,孝钦显皇后便开始了自己独自垂帘、大权独揽的日子。

由于缺少了孝贞显皇后的制衡,孝钦显皇后独自垂帘听政时的举动就愈发地体现出其本人的性格和手段。在当时,清廷面临的各种问题也与两宫垂帘时有所不同。两宫垂帘的时期,清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太平天国、捻军等国内矛盾,而在孝钦显皇后独自垂帘的时期,需要面对的则是中法战

——————————

1信修明:《宫廷琐记》,信修明等:《太监谈往录》,第11页。

2王先谦:《东华续录》同治一,清刻本,第57页b。

3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21—24册。

4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25册 ,第12808、12809页。

5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2册 ,第747—851页。

争、甲午战争等事件,其压力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之中,光绪十年(1884年),孝钦显皇后通过甲申易枢将和硕恭忠亲王奕逐出中枢。在光绪十五年撤帘归政之后,又逐渐和德宗关系不睦。虽然在光绪二十年移居宁寿宫,名义上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但最终还是没能放弃政治,导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政变。之后立溥儁为大阿哥,准备行废立之事,这均是孝钦显皇后为了保证了自己独揽大权所采取的手段。与此同时,原本守旧的孝钦显皇后自庚子国变以来,其思想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后来展开了以其为核心的“内廷外交”,清廷的现代化也从其身上逐渐展现。

后世的一些文章为了丑化孝钦显皇后,编出了许多关于其在后宫争宠以及残害其他后宫的谣言,其中比较知名的即说其将生育了皇女的庄敬皇贵妃残害成了“人彘”。不过随着正规清史研究的展开以及各种史料档案的梳理这些谣言也都不攻自破。固然,孝钦显皇后作为旧时的统治者,有着“杀伐决断”的一面,清宫太监也回忆说“慈禧的性格厉害、神智、人不敢犯”。1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她同样也是一位后宫女性,有着生活化的一面。

例如,光绪二十九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宫内为孝钦显皇后画像的美国女画师凯瑟琳o卡尔,她记载孝钦显皇后的外貌称:“太后身材匀称,头在肩部的位置恰到好处。手形纤细优美且保养甚好。面貌端正,耳部轮廓极佳。黑发如漆,整齐光滑地梳成十分别致的发型。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黑色的眼睛明亮有神,目光极具穿透力。鼻梁高而直,是中国人所称的‘贵人’鼻形。上唇的线条坚毅果断,大而美的口型极富动感,微笑时露出洁白的牙齿,使她的微笑平添一份少有的美丽。下颌较为宽大,却又不显得夸张和固执。”2曾经在光绪二十四年作为德国公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