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3章(2 / 2)

第二日大朝,朝中文武讨论铁勒拟归降大唐。这次来的是思结部都督磨散。

打从高宗年间开始,铁勒九姓陆续归降,大唐的做法一般是封个官把他们遣送回原地,抵御后突厥的进攻。

这个思结部原本生活在天山一带,高宗年间曾与拔野古、仆固、同罗四部叛唐,是回纥联盟中实力强劲的部族。

最近回纥部族联盟的老头领独解支去世,其子药葛罗伏帝匐继位,联盟内部局势动荡。

而直面对后突厥默啜可汗的思结部压力山大,思来想去还是得找个靠山,于是磨散便决定率部降唐。

原本这事儿比照之前的办理就行了,但高力士这不是收了748的重礼嘛,心念一转就有了想法,趁李隆基喝酒的时候提了一嘴受降仪式的事儿。

“陛下,思结部打从高宗年前起了叛乱,这几十年间一直不肯归降,这次磨散来长安递降书,那肯定是被陛下的威名震慑。”

要说高力士能得李隆基的青眼呢,一开口就夸到了李老三的爽点。

可不是嘛,回纥那么多部族,就数这个思结部最死不悔改,高宗、则天大圣皇后和睿宗都没治得了他们。结果他李隆基刚一登基,这磨散便上赶着要递送归降表,这不是冲他还是冲谁?!

“力士说的有理,这受降礼的确是应该大办。”

李隆基点头。

“差礼部去操办,得让磨散见识一下我大唐的威仪。”

高力士笑着点头,捧着李隆基说了一会儿,又道。

“可惜磨散只带了亲卫进长安,能见识到我天朝威仪的人毕竟有限。要是能在思结部再办一次,威慑铁勒诸部,以后他们不敢再动叛乱的心思。”

这话李隆基一琢磨,觉得也有点道理。

来长安城递降表的只有铁勒头领,来了以后封个官,怎么来还怎么回去,底下的族人不疼不痒。

过两天换个头领上位,这些胡人的心思就又变了,起兵反叛是真没一点忌惮。

是得好好威慑一下。

“郭虔瓘欲募兵去安西,姚崇和韦凑都不同意。”

李隆基摸了摸鼻子。

“朕明白郭虔瓘的想法,他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扫清安西都护府周遭的威胁。但韦凑说的也有道理,突骑施已破、西突厥十姓请降,如今又有铁勒归附,西疆威胁大减……”

他这样说,高力士就明白他的心思了,圣上其实是很想在西域逞一把威风的。

李隆基冲的不是铁勒,而是突厥和吐蕃,他想和突厥吐蕃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实现与太宗一样的武功抱负。

不过朝中重臣们不赞同,征募关中兵士进安西,光是人吃马喂的递送就要消耗大量民力物力,更别说今年河南道、江南东道和淮南道爆发蝗灾旱情,这对刚从政权更迭中恢复过来的大唐来可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高力士伺候李隆基多年,揣摩圣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马上看准时机进言。

“要老奴说,倒也不需要那样兴师动众才能震慑西域,只要派些适合的人过去安排一番,不用百万雄兵也能震慑胡人。”

“我大唐军容严整、兵强马壮、刀枪雪亮,那胡人焉能不惧?”

他说这话李隆基有点没明白,怎么就能兵强马壮刀枪雪亮?难不成是要派羽林军去吓唬人吗?

羽林军倒是军容严整,但那才几个人!?再说郭虔瓘要募关中兵去安西姚崇都不同意,换成羽林军他就能同意了?那不一样要征发民夫运粮吗?!

高力士一看李隆基的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连忙给他解释。

“不是真运兵,是就地取材,更新西域都护府的整备。”

他蹲在李隆基手边,小声地提醒他。

“陛下,郯王送您那把鄣刀……”

鄣刀。

李隆基一下子就明白了,高力士这是说派人去安西都护府建军械司呢。

倒也不是不行,毕竟西域路途遥远,都从关中运兵刃实在不现实。要真是能在西域都护府建个能批量打造刀剑的铁炉,不但能解决军资运输途中的损耗,还能就地取材减轻朝廷的负担,一举两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