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夏愣住,这簪子是大爷赠予,却不知出处。
看她呆愣,詹是明莞尔。
没在多说什么。
时间这么一耽误也到中午了,青夏本是要亲自下厨,却被连父赶了出来只好陪大夫说话。
詹是明交代了一些要注意的,以及忌口的,开了些药方给了药童让他跑一趟,连少启便借了驴来方便他快些去回。
詹是明观察了会儿,见眼前的姑娘做事稳妥,也不瞎说瞎问,方才自己点破她头上所戴之物,她除了有一时的愣怔,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就连问一句自己是怎么知道的都没有,看来,是个心里有数的姑娘。
吃过饭后,药童也将药送了来,等他吃饱了肚子,兄妹二人送詹是明两人离开,还是那辆牛车,青夏将钱结给了詹是明,又给了药童一吊钱做辛苦费。
送到以后,兄妹二人回去时,詹是明还是忍不住多说了句:“二位都是聪明人,想必今日之事不会传出去吧。”
青夏看了连少启一眼,连少启一脸认真,说:“詹大夫医术高明,治好了我奶奶,改日定是要送锦旗来的。”
旁的,只字不提。
到了现在,他也不是无知无觉,眼前的这位大夫只怕来历不简单,否则岭南这样的小地方,如何出了一位又一位隐士高手?
与聪明的人不必说太多的话,詹是明只笑不语,双方别过。
回去的路上,到了山路没有旁人,不用连少启问,青夏便主动说了。
“这位詹大夫恐怕与宫中太医院有着莫大的关系,只是他有这样的医术却隐于世间,有他的苦衷吧……他既不挑明咱们便也就当不知道。”
连少启神色凝重,重重“嗯”了声。
与此同时,宋家目安院内,带着贵妃手令来给宋溓请脉的张老太医,将纸张与药材一并给了候在一边的喆友,道:“世子康健,贵妃娘娘也可放心了。”
宋溓客气送走他,关上门来,喆友已经将药材包打开,把纸张拿出来后,退出了屋内,只将药材包给了下面的人,朗声道:“娘娘体恤大爷刚科考完派人来请脉,这些是宫里太医给的养身药,去给大爷熬来吧。”
而屋内,看完纸张内容的宋溓,在看清上面那一排名字中,熟悉的那个名字时,眉心一动,瞬间浑身充满寒气。
……
第253章 风云变幻
科考结束,宋溓回到家时才得知,青夏因家中有急事回了岭南。
还未对此事有何反应,宫中的娘娘借给他诊脉之由递了信出来。
次日清晨,大街小巷传遍了一则奇闻。
传说当今陛下为延长寿命,听了一老道士的话,要举国上下集齐九位至阳年生人,以命祭天报答上恩。
此消息一出内外震动,流水一般的折子飞进了御书房。
圣上震怒,下令彻查流言一事,而此时,得知消息的宋贵妃打翻了汤碗,满心震惊,无以复加。
正和殿内,那位九五至尊满面怒意,下面跪了一水的宫女太监。
宋贵妃进去时,他抬头看了眼,气意未消,深沉道:“贵妃来此,有何要事?”
宋贵妃满脸急切,捏着帕子,气冲冲进了门,道:“真是胆大包天!外面的人竟敢非议陛下!”
皇帝目光闪烁,原本的怒气消了三分,尾音上扬“哦”了一声,看向宋贵妃,问道:“贵妃可也是听说了民间传言?”
宋贵妃蹙眉点头,语气里带着后怕:“不知是不是逆党作祟,竟敢败坏陛下的名声,活人祭祀……也亏他们敢传得出来!陛下,此事定不能小瞧了去,流言可畏,更何况他们诋毁的是一国之君,此人心思之深,野心之大……”
皇帝闭了闭眼,看着下面跪着的宫女太监,抬了抬手,管事太监便呵退了不相干人等,自己也跟着出去,留下帝妃私话。
贵妃走到皇帝身边,看着眼前年过半百,却体态虚弱,形容苍老的男人,心中悲切,但看清他眼底冷漠的情谊,又清醒了些。
“中宫病了,三皇子也受伤了,如今陛下也被人攻讦……这背后定是有人推波助澜,陛下……”
看她心切着急的模样,皇帝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来,他拉过贵妃的手,将她拉在身边坐下,长叹一口气,说:“朕与婉儿到底是年少夫妻,此时此刻,也只有婉儿为朕心急如焚。”
宋贵妃满目动容,又不由低嗔:“妾与陛下几十年的情谊,如何不知陛下的为难?走到如今,自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陛下受小人诋毁。”
皇帝一笑,像是丝毫不在意那些流言,反而看着年少的爱人,问她:“幼时有国师批过朕的命格,年岁不永,朕未登基之前无甚所谓,朝朝年华不过一瞬之间,可现在不一样了,朕富有四海,还不想走的那么早,若有法则延年益寿,为何不用?”
这是第一次,他坦率的说出了自己心中这些骇人的想法,宋贵妃满目错愕,似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陛下此话所谓何意。
皇帝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