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两年后爆锤,那完全有希望跻身世界一流!
现在星逸科技缺的,就是时间!
国产最难的,就是零到一的突破。如今零到一已经突破,剩下的1到99,就是时间问题了。
“乔治,联系胡老,下次14纳米试产的时候,把鲲鹏920和鲲鹏920x都给带上,一并流片。”王逸开口道。
三星十四纳米都风险试产了,星逸半导体不能落下风!
至于台积电,继续20纳米活泥巴去吧!
“董事长,我正有此意。一会我就带团队去胡老那边,预计下个月5号,再度试产!”乔治笑说。
虽然上次14纳米良品率只有75,但下月五号再度试产,说不定可能就能80,甚至85!
先做出一批来鲲鹏920、920x,就可以进行一系列测试。
至于画质增强的鲲鹏920v,那不急,搭载鲲鹏910v的星逸电视三代和星逸平板2ultra刚上市,怎么都得卖个半年再说。
14纳米工艺现在良品率75,三月5号再度测试,差不多就能80-85,那深市s1晶圆厂就能开始调试生产线,进行试生产。
下下个月,也就是4月份,就能正式量产了……
初期产能肯定有限,自然紧着手机芯片鲲鹏920 c来,鲲鹏920x估计都只能小批量生产,用于switch,多余的产能才能给星逸平板3代。
后续14纳米产能富足了,才会上线画质增强的鲲鹏920v,给星逸电视三代,星逸平板3 ultra!
优先级很重要,排队来。
“董事长,基于14纳米的星逸rtx 980 ti我们也研发出来了……”俞龙兴笑说。
意思很明显,也想蹭着这一波,进行流片。
自从得知星逸半导体14纳米即将落地,俞龙兴立即开始了rtx 980 ti的研发。
在rtx 980的基础上,做升级,增加核心数量,提升主频,升级14纳米,做成了rtx 980 ti。
如果没有14纳米工艺,俞龙兴不认为rtx 980 ti干的过英伟达gtx 980 ti。
但有了14纳米工艺,14纳米工艺的rtx 980 ti很有希望暴击28纳米的gtx 980 ti!
制程优势!
“这事你先联系下胡老那边,看看是否合适。若是合适,也一并进行。若是不合适,就再等等。”
王逸说道:“毕竟电脑gpu芯片生产难度可比手机芯片大得多,良品率也低得多。”
手机c芯片面积小,有cpu、gpu、基带、isp等多个模块,设计灵活,每个模块都比较小,内部设计相对一般复杂,生产起来也比较容易。
而电脑 gpu只有一个gpu模块,但内部设计非常复杂,核心也大的多,功耗更高,对制程工艺的要求更极致,生产难度更大,良品率也低。
打个比方,做芯片就像考试。
手机c虽然一次性考五门,但是每门都是中考水平,五门加起来总共五个小时的题量。
而电脑gpu只考一门,但这一门就是高考难度,并且一门就是20个小时的题量!
像是上次测试,做手机芯片良品率75。
换了电脑gpu芯片,那良品率可能只有30!
“放心,王董,这事胡老定,我这边不急。”
“嗯,慢慢来吧。”
对于rtx 980 ti,王逸不急。
这事急不来,先把鲲鹏920 c搞定!
大不了六月份让英伟达gtx 980 ti先卖两个月。
无所谓的事。
第719章 骁龙810上市,年度最强处理器???
星逸显卡从gpu芯片,到显卡组装,都是自研自产。
都是自家工厂,完全可以做到新款显卡研发成功后,短时间内迅速量产。
而英伟达的公版显卡和oe显卡,都要找御用代工商代工。
就得和第三方代工厂沟通,下订单,安排产能,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迅速量产。
非公版要卖gpu芯片给显卡厂商,显卡厂商拿到gpu芯片,后续才能量产显卡,效率更低,耗时更久。
这就导致英伟达的每款热销显卡,上市前一两个月,都会产能不足。
不管是提前发布的gtx 950,还是计划外的gtx 960 ti,都是如此。
同样,gtx 980 ti也是这样,上市前两个月产能不足,卖不了多少。
即便gtx 980 ti 6月份上市,rtx 980ti八月份上市,都问题不大。
不过到时候星逸rtx 980ti可以先发布后上市,也6月份就提前发布,提前官宣14纳米工艺,超强性能,截胡gtx 980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