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私营与官员的合作加深,而皇帝由于距离太远而无法插手,导致皇权被一步步的缩小。
尽管崇祯年间,皇帝依旧能随意杀大臣,但皇权走出范围却在不断缩小。
面对这样的前车之鉴,朱高煦自己也不觉得自己能把国营专营这种事情搞成功。
毕竟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不管是生产力还是资源调配,总的来说效率还是太慢了。
这种效率走国营资本路线,注定死路一条。
因此,他准备试试看当下的模式,即将已经开发完全的蛋糕由朝廷收下,将未开发的昆仑洲、欧洲等蛋糕由大明宗藩体系下的几个国家,以及国内大部分民营商帮来开发并吃下。
想要让他们开发,就必须给他们肉眼可见的利益,这样才能驱使他们前去开发,而金矿便是朱高煦驱使他们的手段。
当下非洲的主要矿区主要在东非和南非地区,朱高煦虽然无法记得所有矿区,但世界知名的那几个矿区可是朱高煦的必修课。
他这次所绘的矿图,主要是后世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和刚果等地的矿区。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从麻林地出发矿区的一路上有许多河流,并且它们的含金量并不算低。
这么一来,即便他们不敢深入寻找金矿,也能通过淘来的金沙判断上游有储量不低的金矿区。
事实证明朱高煦赌对了,至少从郑和他们的描述来说,这六国七姓都对昆仑洲金矿感兴趣。
但即便如此,想要驱使所有民营资本进入昆仑洲,还是太过勉强了。
非洲雨林可比南洋地区恐怖太多,如果没有一样关键的东西,那民营资本就无法深入,也无法发现成群的金矿区。
这个关键的东西,便是产自南美洲的金鸡纳树树皮,而它的出现不仅能让民营资本走入非洲深处,还能让明军不再惧怕中南半岛和南洋地区的疟疾。
想到这里,朱高煦看向了郑和:“王任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送回?”
“暂时没有。”郑和与陈瑄心里一紧,他们根本没和朱高煦说过王任的事情,但朱高煦却能说出他的名字。
显然,朱高煦在下西洋舰队中安插的探子并不在少数,而这也让陈瑄擦了一把冷汗。
还好当初在忽鲁谟斯时郑和提醒了他,不然他恐怕会在西厂衙门里多出一个把柄。
哪怕朱高煦不会在意,但这份把柄始终是一根刺,随时可以刺伤自己。
陈瑄感激的看向了郑和,但郑和却没有心思看他,而是等待朱高煦发话。
“你按照我的交代,与王任交代了一旦获得就必须派人送回昆仑角的作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