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朱高煦的基本盘,当地的开发不用多说。
“当下三地有四百二十六万余口,二千七百六十五万余亩,就是亩产不如关内,每年税粮二百二十万石左右,朝廷能从市面买到的粮食不能多余二百万石。”
朱高煦闻言不假思索道:“也就是说,东北三地可以供给边军四百万石左右?”
“差不多是这个情况……”郭资点头,朱高煦也继续道:
“当下维持甘肃、陕西、山西、北平、大宁等边军,日常口粮耗费几何?”
郭资还在思考,旁边的夏原吉却不假思索道:
“北边边军合计三十个卫,北边各都司腹地兵马算上渤海和辽东则是二十四个卫,合计五十四个卫,三十万二千四百兵马。”
“在腹地的二十四个卫还好说,基本可以在驻地购买粮食,耗费最多八十万石。”
“最大的问题,是驻扎在边塞的三十个边军卫,虽然只有十六万八千人,可算上路上的损耗,每人每年平均却需要消耗十二石,每年基本需要起运二百万石才能满足他们的口粮。”
“不过除了需要保障他们,他们的亲眷也需要保障,他们的亲眷大约在五十万人左右,每年每年消耗稍低,却也需要十石,算上边军消耗,合计七百万石。”
夏原吉说完了全部,朱高煦颔首,对当前的情况十分满意。
当下明军对蒙古人已经形成了碾压,相比较历史上动辄六七十万军队的九边,大明即便把北方沿边都司兵马全部算上,也不过才三十万二千四百余兵马。
六七十万军队的九边,身后便是三四百万的家眷,他们每年消耗的粮食是数以千万计的,而当下的十六万边军及其家眷却只需要七百万石。
武器更迭和战力让明军可以用少量军队驻守北方边塞,所消耗的粮食也就呈几何的下降。
七百万边军粮食,光东北就能满足四百万石,北平、山西、陕西、甘肃就更不用说了。
朱高煦算了算,正统年间以后的九边军费支出,基本占据大明财政的五成,而当下不足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