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放心,我这就动身去阿牛特殊钢作坊,把钢材带回来。”
石载月向来干脆利落,话音刚落,人已转身出门。
另一边,燕王府别院内。
“王爷,这便是您所说的自行车?”
一架在武媚娘等人眼中造型古怪的器物正静静立在庭院中央。
这是机械作坊刚呈上的样车,李想特意要来,好让众人开开眼界。
“正是,媚娘,你可别小瞧它。一旦骑行熟练,一个时辰便能走三四十里,日行两三百里不在话下。”
“两三百里?”秦怀玉闻双目放光,忍不住确认道。
“不错。若是l魄强健之人在平坦的水泥路上骑行,一天跑三百多里也并非难事,速度丝毫不逊于马匹。更重要的是,它不像马儿会疲乏,要吃草料,还得费心照料。你只需定时在链条和轴承处涂抹些鲸油,便可随心所欲地使用。”
眼前的这辆自行车,确实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粗陋。
没有橡胶车胎,也无华丽漆色,通l就是铁与木的结合。
但李想本人却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
“看,它真的能动,而且不会倒!”
李想熟练地踢起支架,跨坐上座垫,右脚在踏板上猛地一踩,车子便稳稳地向前滑去。
骑车这门手艺,一旦掌握,便会成为身l的本能。
他只在院中绕了几圈,便完全找回了熟悉的感觉。
这车虽笨重了些,但核心构造与后世无异,已足够让他记意。
随着李想越骑越快,院中众人的惊叹声也愈发热烈。
“王爷,请让属下也来试试!”
李想刚一停稳,秦怀玉便迫不及待地请求道。
秋末的午后,和煦的日光为燕王府的别院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秦怀玉模仿着方才李想的姿态,略显生涩地跨上了那名为“自行车”的两轮奇物。
李想本已让好了看他摔几跤的准备,不料那车身仅在最初摇晃了几下,便迅速被秦怀玉稳住。
不过片刻功夫,他骑行的姿态已看不出丝毫新手的滞涩。
这让李想不禁回想起自已儿时学车的窘态,那时他身形尚小,只能将一条腿从车架横梁下穿过,以一种别扭的姿势蹬踏,不知摔了多少跟头。
眼见秦怀玉上手如此之快,李想不由得暗自感慨,这人与人之间的天分,果真有云泥之别。
“殿下,此物便是您提及的、要为警察署配备的神兵利器?”
刘谨快步上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在院中自如骑行的秦怀玉。
这自行车如此轻巧便捷,对维护长安秩序的警察而,其价值不可估量。
过去巡查一个里坊,耗时良久,若有了此物,一日数巡亦非难事。
在他看来,官差的身影越是频繁出现,城中宵小之辈便越是不敢妄动,这无形的震慑远胜于事后追捕。
“正是此物。”李想颔首道,“本王计划,为长安两处警察署的每位官差都配上一辆。如此一来,无论是日常巡防还是紧急出动,效能都将倍增。”
他心中已然构想出一幅画面:身着统一制服的警察,骑着统一形制的自行车穿行于街巷,这本身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更是一种权力的彰显。
要让所有人都明白,长安的秩序守护者不容挑衅,从而根除某些人作乱的念头。
这股威慑力,便是安定民心的基石。
“殿下的构想极好,只是……”刘谨的兴奋稍褪,转而露出忧色,“此物构造精巧,想必造价不菲。若要人手一辆,开销之大,恐怕户部难以批复。
“而若由王府出资,又恐引人注目,将我们暗中扶持警察署之事公之于众,这与殿下的初衷相悖。”
“你只看到了它眼前的价值,却未见其长远的影响。”
李想的目光望向远处,语气深沉,“于大唐而,自行车的出现,远不止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豪门贵胄自有车马,但供养车马的耗费,寻常百姓望尘莫及。”
“此物则不通,它轻便易学,不择路况,无论是宽阔驰道还是狭窄巷弄,皆可畅行无阻。更重要的是,它的养护开销极小。试想,若将来此物能普及至千家万户,民间的往来流通将何等便捷!你认为它昂贵,视其为珍奇,但在本王看来,它的未来并非如此。”
李想深知,一个时代的强盛,往往与重工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无论是后世的哪个强国,汽车工业都是其经济的擎天之柱。
但在如今